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白皮書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白皮書
認同、委身、成長

「教會是上帝子民的團契,蒙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
作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
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
而成為盼望的記號。」

目 錄

序言············································································· 2
第 一 篇 歷史回顧······················································ 3
第 二 篇 「廿一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方案 4

第一部分 宣教理念與神學反省
第 三 篇 宣教理念與方向············································· 5
一、認同、委身、成長··································· 5
二、2006-2011年度主題································· 8
第 四 篇 「認同、委身、成長」的神學反省 9
第 五 篇 認同、委身、成長:重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15
第 六 篇 「臺灣主權與制訂新憲法」的主張 20

第二部分 社會變遷與教會現況分析
第 七 篇 台灣社會變遷與現況分析································ 22
第 八 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現況分析 34

第三部分 策略與行動
第 九 篇 傳道策略與行動············································· 42
第 十 篇 教育策略與行動············································· 44
第十一篇 教會與社會策略與行動··································· 45
第十二篇 普世宣教策略與行動······································ 46
第十三篇 原住民宣教策略與行動··································· 47
第十四篇 客家宣教策略與行動······································ 49
第十五篇 青年事工策略與行動······································ 51
第十六篇 大專事工策略與行動······································ 53
第十七篇 婦女事工策略與行動······································ 55
第十八篇 松年事工策略與行動······································ 57
第十九篇 族群母語推行策略與行動································ 59
第二十篇 傳福會、平安基金會策略與行動 60
第廿一篇 宣教基金會策略與行動··································· 64
第廿二篇 宣教的未來展望············································· 65

序 言
南非,曾經是一個因種族隔離政策造成嚴重族群對立的國家。然而因為一群基督徒的自覺與反省,於1985年發表了「契機文獻」,透過對教會的挑戰,通過神學的宣言,聖經的研討,以及對時局的關懷,並且在各層面做深入的研討,而給南非帶來新的生機。
基於南非形成「契機文獻」的經驗,總會在此時此刻提出「宣教白皮書草案」,我們也深深期待各中區會、地方教會、機構以及神學院,共同來思考,一起參與宣教策略的擬訂,尋求我們教會在不同的角色和職責上,如何用具體行動來實現宣教異象。
未來的宣教策略仍然站在「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的基礎上,用「營造共同體」為事工主軸,以「認同、委身、成長」做為2006年至2015年的核心信念。期許在2015年,當我們慶祝宣教150週年時,不僅回溯歷史,感恩信仰前輩;更重要是呈獻這十年所努力的具體成果,當做新時代的獻祭。
「宣教白皮書」的形成需要靠咱全體教會一起來參與;有關神學反省、信念重塑,我們特別邀請了玉山神學院副院長陳南州牧師撰寫了「認同、委身、成長的神學反省--從神學省思今日台灣實況中的宣教」,也感謝舊金山神學院教授宋泉盛牧師的「認同、委身、成長:重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文稿;有關區域性的整體事工與組織改造,將交由中、區會幹部、同工一起來思考,宣教福音事工的落實議題,亦將配合中、區會在教會舉行。
我們邀請全體中區會的牧長、幹部們詳細研讀這一個修訂版,並且在各中區會舉辦的宣教研討會中提出寶貴的建言,未來的宣教策略是由下而上的,是由全體教會一起制定的。讓我們一起來思考,針對未來的宣教行動方案,中區會的具體行動,總會如何配合、支援中區會事工,地方教會要如何落實宣教行動於社區。宣教白皮書是屬於我們全體教會的,是我們的行動宣言,是我們的信仰見證。
期待透過此書之編寫,讓總會與各中區會、機構、地方教會以及神學院能有更多的互動,藉著傳福音的實踐來凝聚共識,於明年總會通常年會中獻上屬於咱全體教會的宣教白皮書。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總幹事 張德謙

第一篇 歷史回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普世基督教會及改革宗教會大家庭的一份子。其歷史根源溯自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及1872年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博士,分別在台灣南部及北部所展開的宣教工作。

早期宣教師無不以認同台灣,全力投入委身宣教事工並與本地傳道人、信徒積極參與下,通過醫療、傳道、教育、社會服務等方式,一步步在台灣各地立下教會的根基,並逐漸成長邁向組織化,獨立自主的階段。

140年來,教會經歷不同外來政權統治的時代,面對清朝宣教困境及諸多教案,日據時代皇民化運動和政教糾葛,以及國民黨政府時期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等政治慘案之際,我們仍努力投入原住民宣教,更在戰後推展一波波的宣教運動,以「焚而不燬」的精神見證著基督的主權。

1970年代,面對台灣內政、外交上的危機和困境,以及台灣前途的問題,我們提出: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台灣前途應由台灣全體住民決定、促請政府使台灣成為一新而獨立的國家、台灣主權獨立等歷史性的信仰宣告。正如1985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所宣示的,我們確信:「教會是上帝百姓的團契,受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復釘根在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和受苦,來成做盼望的記號。」(台語漢字版)
我教會是普世教會協會、世界歸正教會聯盟、世界傳道會、亞洲基督教議會等國際性教會組織的會員,共同委身、享有宣教合作的關係。我們是普世教會的一份子,和眾教會一起告白:「耶穌基督是救主,是上帝的兒子,是全世界及人類的盼望!」
第二篇 「廿一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方案

主 題:營造共同體、落實上帝國
經 文:詩篇八九:14;路加福音十三:18~21;羅馬書十四:17

一、目的:使教會成為「盼望的記號」
1.延續本教會一貫以「上帝國實現」為目標的宣教立場,鼓勵教會和信徒藉著讀經、祈禱與委身,透過共同體(團契、社群)的營造將上帝的主權落實在人民的實際生活中。
2.藉著方案的實施,裝備教會信徒,使教會的宣教能與此時此地的處境配合,讓教會進入社區、部落與社群結合,作光作鹽來為福音見證,領人歸主,促進教會的成長。
3.透過以福音營造共同體,來更新台灣人的心靈,建立對上帝國與台灣的認同與委身,為上帝的救贖及公義、和平與受造界的整全性而努力,使教會成為「盼望的記號」。

二、內容:營造共同體
本宣教方案從兩個面向來構築運動的方向:
第一個面向是對內以營造信仰共同體「靈命更新」來達成學習委身的信仰深化。其一:推行新眼光讀經運動,培育信徒對上帝之話語的洞見,發現上帝對台灣人民的拯救計畫。其二:以靈性塑造、禮拜更新兩項事工為依據,藉著靈修、祈禱生活,來更新信徒靈性,進而委身重建台灣人民與社會的心靈。
第二個面向是對外以營造生活共同體「心靈重建」為方針,參與整個社會推行共同體的營造運動,分別推動社區/部落營造、社群營造和人類合一見證,以行動參與教會或信徒所處身的社區、部落和社群中,從事服務與愛心的見證。

三、策略:認同深化基督徒委身,委身促進教會成長
1.以「認同、委身、成長」作為推動事工的核心信念。
2.以「營造共同體」作為事工主軸,各委員會有主體性事工,也保持彼此間可
協調合作型事工。
3.依循教會體制,以中會推動區域型事工。
4.事工著重可持續與可累積,逐步建立宣教的效果。
第三篇 宣教理念與方向

一、「認同、委身、成長」
我們提出「認同、委身、成長」作為總會規劃未來十年宣教事工的核心信念,並且先提出前六年的主題(參照本篇第二部份,每二年一個主題)。各委員會之事工將以認同為出發點,除了認同自己身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一員以外,對於自己的身份、族群、性別、文化、社會、國家、以及身為基督徒所應具備的職責都需有認同感,有了認同才能委身在上帝賦予我們的使命中。當教會不分職份、男女老幼都動起來之後,教會才能成長;當教會成長,才能帶動台灣社會價值觀的提昇。
1.認同教會,認同台灣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說:「教會是上帝百姓的團契,蒙召來宣揚基督耶穌的拯救,作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這是我教會基於認同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教導與作為所做的信仰承諾,因此我們的宣教更應以此信念為服事的準繩,並落實在我們的各樣事工。
在新興教派與不同禮拜型態的衝擊下,部分教會會友產生對我長老教會認同的危機,包括不清楚長老教會精神,也失去對改革宗信仰的認同。因此,當務之急應加強信徒的信仰教育,幫助各年齡層的信徒拾回對長老教會的認同。了解「唯獨上帝、唯獨聖經、萬民皆祭司」的信仰理念,並繼續以實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來回應新世代的變化。
透過兼具長老宗信仰與台灣特色的品牌事工和人才培訓,重新建構青年人對教會的認同。讓長老教會的年輕人,人人「心中有上帝、以聖經為人生行事的標準、願意服事、讓這個世界成為上帝國」。讓「長老教會」的品牌和「台灣」是深深地聯繫在一起。
在新的時代,以年輕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呈現信仰的本質,並在有新創意的宣教原則下,凸顯我們的特色,吸引更多人來加入並認同我們的教會,這是對我教會宣教的一大挑戰。
上帝國的落實應該從我們所生活的土地開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久以來,根植於台灣本國,認同所有的住民,我們不屬於任何政黨,但始終堅持的是上帝的公義與慈愛,以及信仰的本土化。在國家認同模糊的今日更應致力於此信念的推動,因此,我們將透過教會與社會事工,持續關心台灣與世界的公義與和平,並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名參與國際救助事工,提高台灣在國際社會中之能見度與形象。
此外,教會亦應關心現階段的社會議題,並以信仰為基礎適時發聲,成為台灣社會的良心,落實社會公義、經濟公義與獨立國家的實現。
在認同所有住民方面,將透過婦女、原住民、客家、族群母語等事工,關心族群權益與和解、落實社群宣教,實踐兩性平權,關懷生態大地,並推動信仰本土化。讓我教會不分身分、年齡、性別、族群,皆能認同自己身為基督徒,且共同擔負關懷鄉土與社會公義之責任。
2.委身服事,委身社會
信仰沒有行動就是死的。當一個人認同後,我們應該鼓勵他們委身投入在所認同的教會和土地上。我們要努力個人、社群和教會三方面以及其整體對外的委身。
站在信徒認同教會,教會認同鄉土的基礎上,深化信徒與教會在信仰上的委身,並落實於信仰與生活共同體的建造。
「靈性塑造運動」與「新眼光讀經運動」,就是通過推展祈禱靈修、讀經分享和愛修會,以培養信徒與教會的傳道動力。
「教會再發展與事工更新」計畫,便是推動從牧者、長執與信徒的靈命培育、教會的禮拜更新,進而落實信仰實踐於社區生活。
教育事工作在於推動全齡全人的基督教教育與生命教育,並計畫婦女人才訓練和大專中心合作,培訓志工師資。
總會應鼓勵各中區會與地方教會、地方政府、學校合作,結合鄉土教育、宗教教育、學校教育,推展生命教育落實在日常生活裡。此外,由於台灣社會的快速變遷,價值觀的改變過於強調物質取向,生命教育應加強社會關懷面的重要性,使社會除了個人的生命更新外,同時建立關懷弱勢的意識。
青年事工方面,透過神學院及地方教會的合作,針對願意委身參與教會輔導事工的青年,舉辦輔導培訓裝備課程。
面對人口老化的台灣社會,除了在社區中繼續推動松年大學外,中區會也可透過數間地方教會的協力合作來推動社區內的松年關懷事工。
在族群宣教方面,客家宣教將舉辦全國客家基督徒大會、並將在都會區教會組成客家小組或團契,期待更多客庄信徒回應呼召,建立委身的信仰生命。
原住民宣教則將特別關注在部落原住民信徒進入都市後的信仰承接與委身,透過都市夥伴教會的建立,深化原住民基督徒信仰委身。並在部落中推動民族議會,促進原住民的自治與自決,也強化教會與部落彼此關係的委身。
歸零運動亦是地方教會和團契可以委身於信仰共同體的具體事工,希望教會或團契能捐出年底經常費的結餘,奉獻給弱小教會和教會內的社會福利機構,也在平日的事工相互關懷,讓我們在主的家庭內一同分享恩典。此運動的想法出於信仰的省思,藉此落實聖經中肢體分享以及彼此相愛的教導。
期待今後教會的事工將帶給人從「根本不委身」到「適度委身」,從「勉強委身」到「完全的委身」。透過大家的努力,讓更多人委身於「唯獨上帝、唯獨聖經、萬民皆祭司的信仰」,以及台灣社會心靈改造的事奉中。
3.成長宣教,夥伴宣教
當我們有好的信念讓人認同,並且鼓勵人們委身,我們自然就成長了!
「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推動整全的宣教,包括宣揚福音、培育上帝兒女、愛心的服事、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這未來的十年間,我們需要在這幾個宣教層面繼續成長,而我們所推動的計畫,就是建立「夥伴宣教」的關係。
目前與本教會簽訂宣教合作協約的普世教會,共計有遍及19個國家的28個教會團體。我們除了派代表出訪夥伴教會之會議,更落實夥伴關係的宣教。去年我們派遣原住民女牧師Divan Suqluman到北海道與日本基督教團共同宣教,就是最好的例子。
原住民宣教與大專中心計畫透過與都市教會建立「夥伴教會」關係,期盼更多教會或信徒投入關懷大專青年與部落原住民信徒,進入都市後能承續並深化信仰與委身服事。
原住民宣教事工並擬定與民間團體和相關公部門合作,推動原住民產業發展計畫計畫。
教會與社會事工在普世關懷上,也透過國際急難救助的推動,聯合我們自己的大學、醫院以及地方教會加入斯里蘭卡、印度等海嘯後社區重建的工作,除了因而強化了我教會和普世基督教組織的關係外,也為台灣的國際外交立下了良好形象。
「策略聯盟」也是我們夥伴宣教的重要原則。近年來教會事工與社會大眾需求趨於多元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屬各營地,都需要朝多元性發展,結合各種教會資源進行各項宣教。以中部地區為例,謝緯營地可以結合體驗教育、歷史文化、生態保育,針對青少年舉辦宣教營會。而黎巴嫩山莊則計劃與婦女事工合作,打造成為推動泰澤靈修與婦女宣教的重鎮。其他地區營地也將朝類似方向進行多元化再造,並且與本教會所屬醫院、學校、機構合作,讓教會資源充分整合,凝聚更多力量,成為真正「整全的宣教」。

二、2006-2011年度主題
1.2006-2007的主題:<建造家庭祭壇、分享豐盛生命>
經文:舊約/創世記十二:1-3
新約/歌羅西書三:12-17
2.2008-2009的主題:<活出健康教會、實踐愛的誡命>
經文:舊約/申命記六:5;利未記十九:18b
新約/馬太福音廿二:37-40約翰福音十三:34-35
以弗所書四:11-12
3.2010-2011的主題:<促進多元共榮、落實上帝公義>
經文:舊約/彌迦書六:6-8;申命記卅三
新約/羅馬書一:14-16
第四篇 「認同、委身、成長」的神學反省
--從神學省思今日台灣實況中的宣教

「教會是上帝子民的團契,蒙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作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
—引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

一、前言
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仰告白說我們的教會是受召在台灣實況中參與上帝的宣教。但是,我們的教會如何了解上帝的宣教?或是說,我們的教會的宣教神學是甚麼?我們所推展的宣教事工的神學基礎是甚麼?研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有關宣教方案的文獻,我們可以清楚明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認為宣教是上帝的宣教,教會受召參與耶穌上帝國福音的宣揚與實踐。那麼,這樣的神學了解又如何落實在我們教會所推展的各項事工,亦即,我們教會所推展的事工又如何呈現耶穌上帝國的福音呢?很顯然的,這是跟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處的社會實況相關聯的。
簡言之,我們教會的宣教神學和實踐必然要跟台灣實況關聯。那麼,我們對今日台灣實況的體認是甚麼?

二、認同的危機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來敘述今日台灣實況—深受國際和國內情勢諸多因素之影響和形塑,呈現既複雜又不斷變動的社會實況。不過,我們也可以藉著探討那經常出現在台灣不同階層之各項社會話題背後的共同因素,來體認台灣實況。就此而言,今日台灣人民的生活實況、處境最常被提及之話題的要素是甚麼?答案是「認同的危機」!
「認同」的議題至少有兩個面向。首先是身份認同,即我們對自己之身分的確認。其次是我們認同甚麼?亦即我們贊同甚麼價值?我們與誰休戚與共?前者比較是我們「存在」(to be)的問題,後者則是「作為」(to do)的問題。
就「身份認同」的面向而言,台灣人民長久以來一直有著「身份認同」的難題。這不是說台灣人民都不知道自己是誰,而是說,今日台灣人民的身份認同在現實與願景之間受到扭曲,台灣人民因而陷於困惑和無奈之中。絕大部分的台灣人民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是國際社會大多不予承認;台灣現行憲法中的國家領土,竟然包括其他兩個被國際社會承認之國家的國土,它既也不符現實,也不合情理。那麼,台灣應該制憲,使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正常國家,但是這樣的主張卻又遭受到國際強權的阻擾和中國霸權的威脅,甚至台灣國內部分人士的杯葛,因為台灣國內有要作台灣人和要作中國人兩種身份認同抉擇間的分歧與對立。台灣國內許多政經建設、發展,都因這種「身份認同」的撕裂而空轉,國家無法正常發展。台灣人民在國際社會及其活動中,也因為「身份認同」的困局,無論就民族的尊嚴,或是政經、社會的發展而言,都遭受巨大的傷害和損失。更令人難過的是,長久處於這種情勢下,不少台灣人民在心靈上有著失落感,對於自我之身份認同不再積極關心,不再抱存「出頭天」的盼望,不願付出心力來爭取自決,爭取符合自我心意的身份認同。這是台灣人的悲哀,也是危機。
就「我們認同甚麼」的面向而言,台灣人民的生活認同甚麼價值?公義、仁愛、和平、民主、法治、依循真理等這樣的核心價值觀,並沒有確實彰顯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以探討神人關係、人生意義為宗旨的宗教,也在急功近利、短視、缺乏遠景的社會趨勢中不能倖免。對許多宗教信徒而言,信仰宗教比較不是為了神人關係的復和,或是潔淨心靈、造福人群等理想,而是他們「成功」的進階。上帝國—上帝主權的實現,若沒有真正成為宗教信徒認同的價值,就更談不上為此願景委身了。

三、認同是聖經故事的主題
既然面對認同的危機是我們台灣人民今日的生活實況,我們就必須從此一處境來作信仰反省;在實況中作信仰反省,也讓我們發現基督教的聖經可說是一部上帝認同人類的苦難與盼望的故事集。
1.舊約的實例
以舊約(希伯來聖經)中居重要地位的事件—出埃及的故事為例,它其實就是創造主上帝認同受苦的以色列人而施行的拯救作為。上帝向摩西說:「我已經看見我的子民在埃及受虐待;我已經聽見他們渴望掙脫奴役的哀號。我知道他們的痛苦,所以下來要從埃及人手中把他們拯救出來」(出埃及3:7-8)。創造主上帝不是高高在上的上帝,而是認同人間疾苦、帶給盼望的拯救主上帝,他藉著選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王之奴役的拯救作為,來彰顯他公義和慈愛的本性。上帝的本性是在他認同苦難中的以色列人的拯救作為中顯現出來;以色列人也因為上帝認同的作為,得著拯救,且獲得新的身份認同。另一方面,上帝認同的作為也得到以色列人的回應,以色列人認同並委身於上帝所賜律法的價值,以它為是非善惡之標準,和個人、社會生活的規範,並藉此創造新的文化、新的社會。以色列人也被要求應該藉著在生活中認同社會中的窮苦人、邊緣人,及其他弱勢者,向他們施憐憫與慈愛,為他們伸張公義,來顯示他們對上帝的信仰和委身。
先知的信息更是強化前述的觀點。阿摩司、以賽亞、彌迦等先知都曾嚴厲指責他們時代的以色列人,特別是他們的宗教與政治領袖,其理由正是這些宗教與政治領袖不但未能認同窮苦人、邊緣人,及其他弱勢者,反而是欺壓、剝削他們。而以色列和猶大兩國的宗教與政治領袖的惡行,也是因為他們沒有認同上帝在他們歷史中所頒佈之律法的意義和價值。以色列人的宗教認同出了差錯。他們偏向巴力,而不是創造主、拯救主上帝。
2.新約的典範
新約聖經福音書中所見證的主耶穌的故事更是認同的故事的典範。耶穌—上帝道成肉身是上帝認同受罪奴役之人類的具體表現。上帝對世人的大愛是藉著道成肉身的認同作為來表明。耶穌非常清楚他作為上帝的兒子的身份認同,同時他對人類的認同帶領他委身於上帝國福音的使命,特別是對窮苦人、社會邊緣人等的認同與委身,經由他生涯中對他們的同情、憐憫、解救等作為充分表露無遺。耶穌的認同與委身,更新世人的生命,使世人重獲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因而也獲得世人對他和他所宣揚之上帝國的遠景的認同,甘心追隨他,委身為實現上帝國而努力。但是耶穌對世人苦難的認同也惹來猶太宗教、社會領袖對他的猜疑和恐懼,結果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十字架從此成為認同苦難的象徵,信仰耶穌的基督徒社群更是以十字架為記號,這無非是想學習耶穌基督道成肉身,認同苦難的世人,並為之委身的精神和生活。
使徒保羅的故事也是認同與委身的故事。他的悔改歸信首先就是認同耶穌基督,他宣稱他已經跟基督一同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現在活著的不再是他自己,而是基督在他生命中活著(參看加拉太2:19-20)。他從猶太教徒的身份認同轉為基督僕人的身份認同。而他對耶穌基督的認同與委身,使他為了基督的福音,「在甚麼樣的人當中,就作甚麼樣的人」(哥林多前書9:22)。保羅如此描述他的工作:「我又有工作上的勞碌困苦,常常徹夜不眠,忍受飢渴,缺乏食物,沒有住處,衣不蔽體。這且不說,我還為各教會的事掛慮,像重擔一樣天天壓在我的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有誰失足犯罪,我不滿懷焦慮呢?」(哥林多後書11:27-29)保羅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如同耶穌一樣認同受苦的世人,並委身於基督福音的宣揚,在此一敘述中充分表露無遺。

四、教會蒙召的時代使命:認同與委身
其實,聖經中的認同故事都與委身密切關聯。摩西會從曠野回埃及,是因為他選擇了上帝所給予的新的身份認同;他回埃及去面對埃及王,與埃及王抗爭,又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甚至在曠野受苦四十年,就是出於認同以色列同胞的心志所展現的委身服事。耶穌基督,他「原有上帝的本質,卻沒有濫用跟上帝同等的特權。相反地,他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他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2:6-8)。耶穌道成肉身,且死於十字架的苦刑,正是他清楚體認他作為人子的身份認同,以及他對受苦世人之認同和委身的具體表現。正因為我們從台灣實況研讀聖經,認清聖經中上帝認同世人,及其子民委身於上帝的故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作了這樣的信仰告白:「我們信,教會是上帝子民的團契,蒙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作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我們如此告白信仰,一方面是宣告我們在耶穌基督裡新的身份認同;另一方面是要回應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認同和委身作為,並委身於上帝所託付宣揚上帝國福音的使命。
當我們告白我們要認同台灣所有的住民,並藉著愛與受苦的作為來展現我們基督徒的身份認同,以及我們對台灣這塊土地和人民的認同作為時,我們宣示我們認為「認同的心志要以委身的行動來呈現」。

五、在盼望中,以寧願受苦的心、愛的行動,委身於得以彰顯上帝國福音的事工
在今日台灣經常顯露認同危機的社會實況中,聖經中上帝及其僕人的認同和委身的故事,顯示教會蒙召的時代使命是秉持認同的神學來宣教。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論述。
1.確認「台灣人基督徒」的身份認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對內當務之急是要協助信徒建立、確認「台灣人基督徒」的身份認同。我們是台灣人—住在台灣,也以台灣為鄉土的子民;我們也是基督徒—相信耶穌基督是上帝、救主的信徒。作台灣人又作基督徒,這樣的身份認同不應該是我們身份認同的困惑或矛盾,而是我們的特質,也帶出我們見證基督福音的使命。只作台灣人不作基督徒,對我們而言是一種遺憾;不作台灣人的基督徒,常會成為台灣文化的異鄉人,這樣的基督徒社群也常常是從台灣社會中自我孤立出來的一些小群體,其所宣揚的基督福音常常只是西方教會的詮釋,跟我們台灣的文化、歷史分離的福音。確認「台灣人基督徒」的身份認同,我們才可能有真正的台灣神學—根植於台灣本土的神學。從這個觀點而言,我們也要激發信徒認同我們長老教會的神學傳統—尊崇上帝的主權、唯獨榮耀上帝、以聖經為信仰和生活之準則等,以長老教會信徒的身份認同為榮,並且廣傳這種神學理解,因為它是告白教會「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土的」教會,即強調作台灣人基督徒的教會。
2.認同台灣的歷史、文化,也認同台灣人民的苦難和盼望
基督教在台灣宣教已達一百四十多年,然而大部份台灣人民一直認為基督教是外國宗教,耶穌基督所彰顯的上帝是外國神明。其實,這跟基督教會對台灣歷史與文化的態度密切相關。簡單地說,就是許多基督徒社群未曾真正認同台灣歷史與文化。台灣很多基督徒社群甚少承認和欣賞台灣文化的價值,也未曾用心洞察上帝在台灣歷史、文化中的作為。
確認「台灣人基督徒」的身份認同,就要從認同台灣歷史和文化開始。就如上帝成為人的認同作為,台灣人基督徒要讓台灣的歷史和文化成為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如台灣人經歷殖民統治之苦難的歷史也要成為台灣基督徒的歷史;台灣俗語中的智慧、民間對宗教的虔誠等,也要成為台灣基督徒的文化。唯有在這種認同的過程中,我們才能與台灣人民共同開創新的台灣歷史,一起建構新的台灣文化。上帝是慈愛與憐憫的上帝,他藉著認同受苦的人的作為彰顯他的慈愛與憐憫;上帝是公義的上帝,他藉著認同受壓制者的作為施行他的公義。蒙召的基督徒社群也藉著認同受苦、受壓制的人,來回應上帝的慈愛與公義。所以,台灣教會要藉著認同台灣人民之苦難和盼望的作為來實踐上帝的召命。教會的宣教是要委身,跟受苦的台灣人民一同受苦,參與台灣人民為其「出頭天」之盼望所做的奮鬥。
3.以寧願受苦的心和愛的行動來表現我們的委身
前面已經提過,「認同的心志要以委身的行動來呈現」,而真正的委身就是如同主耶穌的一生所表現的,也是他所教導的,就是「背十字架」的精神(參看馬可福音8:34)。從基督信仰和福音而言,一個轉向上帝的人,並然也轉向鄰人。委身服事上帝,就要委身服事教會和社會。基督徒社群的宣教要以寧願受苦的心和愛的行動來表現我們對上帝國福音的委身—委身於「營造共同體,落實上帝國」的各項事工的服事。基督徒的委身絕不能停止於在禮拜堂中的聚會、歡唱,而是要如同主耶穌道成肉身臨到人世間一樣,進入世界。這樣的委身生活可以從基督徒社群為社區而活開始,基督徒社群認同社區人民,洞察社區的問題與需要,成為服務社區的社群。我們從社區的治安、環境衛生、文化生活等這類的事開始關心,進而關心社會風氣、教育制度與品質,同時又關心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關心台灣的前途。這樣的認同與委身行動,將會使我們的宣教從「征服他人的信仰」,轉變「感動他人歸信」的宣教。
4.真誠地認同,持續地委身,盼望上帝國降臨
倘若基督徒社群能夠實在地認同台灣的歷史和文化,真誠地認同台灣人民的苦難和盼望,並且持續地以愛的行動委身於見證福音的召命,那麼,我們的宣教絕不會是跟我們的社會實況分離,不會是跟台灣人民的生活無關的。耶穌以上帝國—上帝主權的實現為其福音信息的中心,上帝國也應當是基督徒社群認同和委身的社會遠景,也正因為認同上帝國的遠景,我們在認同的同時也批判我們生存的社會和文化,並委身於社會改革的工作。因此,基督徒社群在台灣實況中的宣教,就當致力改革不義之政治、社會、經濟結構和機制,以及改善不良社會、文化風氣,使我們的社會和人民重視「存有」,而非「擁有」,看重靈性生命甚於生物性生命。基督徒社群對永生的盼望要落實在現世的生活中。認同和委身讓基督徒與台灣人民站在一邊,一同受苦,一起盼望。台灣人民的苦難是我們教會的苦難,台灣人民的盼望也是我們教會的盼望,我們與台灣人民休戚與共。我們一起為民主、法治、自由奮鬥,一起為人性尊嚴、人權抗爭,一起為生態環境的保全犧牲自我的享受。透過認同和委身的作為,我們活出耶穌基督對世人的認同,我們見證認同世人的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這樣的認同與委身,就是盼望上帝國降臨,也就是教會要成為台灣人民盼望的記號。
5.追求靈性和基督身體之生命的成長
一個跟隨耶穌基督認同和委身之作為的基督徒,必然會跟上帝復和,關係密切,其靈性生命就會有所成長。當基督徒社群以寧願受苦的心志和愛的行動展現耶穌基督對受苦世人之認同和委身時,就是展現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的生命,教會就會成長。這樣的成長不一定是教會人數的成長,而是靈性生命的成長,教會作為基督之身體—活出基督身體之生命的成長。當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如此宣教時,我們可以跟台灣國內外教會分享我們的宣教經驗,彼此學習,共同攜手成為宣教的夥伴,展現在基督裡合一的生命的成長。

六、結論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受召在台灣實況中,向台灣人民宣教—見證耶穌上帝國的福音,基督徒—個人和社群應當以耶穌基督認同世人,並委身於上帝國的福音為典範,認同台灣所有的住民,以寧願受苦的心志和愛的行動,委身於實踐上帝國福音的各項事工—宣揚、教育、愛心服務、社會改革、關心受造界的整全。這應該成為我們的宣教神學和實踐,這樣,我們的靈性,以及我們作為基督之身體的教會的生命,一定會有所成長。
第五篇 認同、委身、成長:重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帖撒羅尼迦前書〉不但是使徒保羅所寫的的書信中最早的一封信(大約在公元50-51年左右),而且在現存的基督教文獻中是最早的文獻。它如何可貴、如何重要,由此可知。帖撒羅尼迦是羅馬帝國的殖民地希臘馬其頓的首都,我們可以想像,其文化、宗教、政治和社會的問題是非常複雜的。周圍的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似乎在問,他們是誰?這是為什麼保羅向他們強調,文化、宗教、社會和政治的「認同」是基督徒應該面對的一個主要問題。他們到底自認是誰?他們怎樣認同自己?保羅清楚地告訴他們,說:「你們是光明的人,是屬於白天的,不屬於黑夜,不生活在黑暗中」(5:5)。既然是光明的人,屬於白天的,不屬於黑夜的,他們就不應該像別人貪睡,而要警醒戒備(5:6)。保羅的話,是在提醒二千年前的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同時也是在挑戰二千年後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及我們信徒。我們不要貪睡,而要警醒了!我們是不是有信心的勇氣自認是「光明的人,是屬於白天,而不屬於黑夜的」?
認同我們是誰之後,我們才能委身,而認同、委身之後我們才能成長。這對每一個人的生長過程是如此,對我們信徒和整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是如此。這不是顯然的道理嗎?你不徹底認識你是誰,你怎麼委身?而你既對自己的認同模糊,也對委身不冷不熱,你的心靈當然不會成長,整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不能成長。這不是我們的教會近年來遭遇許多內部問題的癥結嗎?這不是為什麼「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如用一句成語來說,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根本理由嗎?這不是我們在靈恩運動和動蕩的政局內外交困中迷失方向、猶豫不決的原因嗎?
認同、委身、成長是互相連貫的心靈修練,是教會重建的事業,是教會在國難當頭時贏回先知先覺的警世任務的工程。這三樣缺一樣都不可以,是不能偷工減料的。不是有一句話說,欲速不達?信徒的心靈修練、教會的重建工程、教會在社會上的精神領導責任,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是要穩扎穩打的、是要一步一腳印的。我們有這樣的耐心嗎?有這樣的覺悟嗎?
倘若沒有這樣的耐心、這樣的覺悟,我們怎樣重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我們是不是要眼巴巴看有140年歷史的我們的教會萎靡不振,讓我們自己的心靈枯竭?這是我們願意的嗎?我相信我們都不願意!
當我們和我們的教會面臨台灣的歷史命運緊要關頭的時候,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以「認同、委身、成長」為推動「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的核心信念(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認同、委身、成長,宣教白皮書草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2006年四月),可以說不但是適時,也是很有遠見的作為。問題是,我們要認同什麼?要怎樣委身?我們期望的成長是什麼?
一、我們要認同什麼?
現在,台灣人面對的是國家認同危機。生存在羅馬殖民政權下的耶穌一定也得面對國家認同的危機。有一次在前往凱撒利亞腓立比的路上耶穌問他的門徒,說:「一般人說我是誰?你們說我是誰?」(馬可福音8:27-30;又馬太福音16:13-20;路加福音9:18-21)。從福音書裡面記載的耶穌所講所做的來推測,耶穌不認同當時揚威耀武的羅馬帝國;他認同的是,被羅馬帝國欺壓的他的民族。
我們早就知道,困擾台灣人民的,與其說是族群問題,不如說是認同問題。雖然有政黨要「聯共制台」,聲言終究目的是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還是有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唱雙簧,跟著搖旗吶喊。但是,有許多本土意識堅強的台灣人認同台灣是他們的母親。雖然本土政權讓他們很洩氣,他們仍然不變節,愛護生他們、養他們的母親台灣,而且捍衛她的決心從不改變。此外,也有為數不少的台灣人處在國家認同危機中無所適從,搖擺不定。長老教會的信徒中在這國家認同危機中左右為難的人一定也不少。幫助教會內外受國家認同危機壓力的人化解他們的認同危機,加強他們的本土意識,應該是當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一個重要使命。
除了國家認同的危機外,這一、二十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不少傳道人和信徒也受到教會認同危機的衝擊。這教會認同危機主要是從所謂靈恩派的基督徒團體來的。在靈恩運動的壓力下,他們對長老教會的認同動搖起來,不是把自己的教會「靈恩化」,便是出走加入靈恩派的教會。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這是非常嚴肅的一個問題。根本來說,問題不在於會員的流失,而在於如何把「百年老店」的長老教會從墨守成規的傳統釋放出來,變成年輕、有活力的教會。我們絕沒有貶低靈恩運動的意思,但我們必須說,聖靈並不是靈恩派教會的專利品,並且強調,在長老教會裡聖靈以不同的方式在動工。化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道人和信徒的教會認同危機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21世紀教會宣教運動的一個重要任務。

二、怎樣委身?
委身是我們為人處事的基本條件。其實,在事業上、做學問上,我們都懂得委身的重要。委身就是投入。倘若沒有委身或投入,怎能在不同的領域有成就?我常常這樣想:設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徒,將他們在各行各業的委身或投入,不用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和精力,只要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三十,委身和投入於自己心靈的修練以及教會的事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不會重建起來?
問題是,怎樣委身或投入?談到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修正對「因信稱義」這改革教會的基本信仰教理之一的了解。不錯,使徒保羅在〈羅馬書〉裡面強調,說:「因信我們與上帝和好」(1:17)。但是,他也不只一次強調信徒要結「聖靈的果子」。比如,在寫給加拉太信徒的書信中他說:「至於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博愛、喜樂、和平、忍耐、仁慈、良善、忠信、溫柔、節制」(5:22)。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多少信徒試圖實踐這些「聖靈果子」?沒有實踐這些「聖靈的果子」,我們怎麼能夠期望靈性的造就?我們所說的「聖靈充滿」不是空談嗎?
既然「委身或投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推動21世紀宣教事工的核心信念,我們不但要持守「因信稱義」的教條,更要強調在台灣當前的宗教、文化、社會、政治的處境下怎樣實踐使徒保羅所列舉的「聖靈的果子」?博愛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徒在佛教文化的台灣社會如何實踐「博愛」?喜樂嗎?在生存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台灣經濟社會裡,我們的心靈怎樣才能得到喜樂?和平嗎?當對岸專制獨裁的共產國家用八百顆飛彈對準台灣的時候,我們嚮往的和平是什麼?當國親兩黨聯合對岸的國家要來顛覆本土政權時,我們所標榜的和平是什麼?忍耐嗎?我們知道有一句話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樣,實現自由與民主的普世價值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我們有能耐在百般挫折中繼續為台灣的自由、民主打拼嗎?仁慈嗎?大家向錢看的結果貧富的懸殊越來越嚴重、投機取巧的風氣越來越厲害的時候,我們如何重建台灣人的倫理價值?良善嗎?幾年來因為國家認同的不同,政治鬥爭繼續不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徒怎樣實踐耶穌「像蛇一樣機警,像鴿子一樣溫順」的教導(馬太福音10:16)?忠信嗎?對我們的教會,就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雖然是有許多瑕疵的教會,我們怎麼做才能表明我們的忠信?台灣的本土政權讓我們很失望,可是我們不能放棄得來不易的出頭天。我們如何表示對我們國家台灣的忠信?溫柔嗎?在這弱肉強食的社會,處於政治鬥爭的台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徒的溫柔不是應該「內剛外柔」的溫柔?節制嗎?我們生活在一個消費主義的社會。無限制的消費帶來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人情關係也受到極大的傷害。做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徒我們如何節制我們的消費、參加環保的工作、耕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類似這樣具體的心靈與生活的切身問題是我們教會21世紀宣教的重要事工。總會可以製作一些具體的方案給中會和堂會研究和討論,然後按照各中會和各教會的情形、需要和資源,制定合身、合時、合地的工作計劃,動員教會的兄弟姐妹去實行。這樣,誰還能說,結聖靈果子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和信徒沒有聖靈充滿?

三、什麼樣的成長?
成長是人生過程的動力。我們都經過不同成長的階段。胎兒在母胎裡成長,出了母胎之後從嬰兒成長到幼兒,從幼兒成長到少年少女,從少年少女成長到青年,然後成長到中年﹑老年。我們的人生是一連串的成長過程。成長停止的時候,是生命停止的時候。這樣說來,死亡是不是成長的停止?不是!死亡是成長的新階段,是新的生命的開始。
教會也是一樣。教會要有生命,一定要不斷成長。沒有成長的教會,或者停止成長的教會,是死的教會,是有名無實的教會,是〈啟示錄〉中的撒狄教會。這教會「有人以為是活著的,實際上是死的!」(3:1)。誰不希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活的教會?誰不希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徒都是有生命的信徒?要成為活的教會,有生命的信徒。我們得成長啊。什麼樣的成長呢?這就是我們幾年來面對的問題。
一提到教會的成長,我們一向所追求的,是人數的增加和教會數的增加。數量變成教會成長的唯一指標。數量是重要的,但不是教會成長的唯一指標。不是有一句話說,劣幣驅逐良幣?這是市場經濟造成的現象。教會也變成一種市場了嗎?現在我們的市場充斥著品質不良的劣等貨。即使攸關人命的藥物也是一樣。數量重要,但是品質更重要。近年來我們很注重生活品質的提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品質、信徒的品質,也不是得提昇嗎?有什麼辦法來提昇我們的信仰品質、我們心靈的成長?
讀經是基督徒心靈成長不可或缺的作業。我們都很重視聖經研究,這是對的。教會不能沒有查經會;禮拜天講道人也要引用經文。最近也有「新眼光讀聖經」的嘗試。不過,要我們的信仰品質提昇,要我們的心靈成長,光「讀」經是不夠的。讀經之後後還要「思」,就是「三思」(sam su)所讀的經文,如引蛇出洞,把深藏在經文裡面的信息引伸出來。讀經是一種心靈的探險,信仰的考驗。經過探險和考驗,經文才會顯示它的意思給我們。有時聖經顯示出來的意思和我們預期的、我們習慣的,非常不同。這是為什麼聖經是百讀不厭的經典。
但是,這樣還不夠,「讀」經和「思」經之後還要「行」經,就是去嘗試實行所讀、所思的經文。我們要活用聖經,使經文成為我們心靈的血肉,不但要讀、要思的雙管齊下,而要讀、思、行的三管齊下。這樣還怕信徒的信仰品質不會提昇,信徒的心靈生命不會成長、教會不會重建、興旺?
問題的關鍵在於「行」。不管是我們的教會或是做信徒的我們自己,一向是「聽而不行」的教會,是「講而不做」的信徒。難怪我們的教會沒有活力,信徒的心靈士氣低迷。我們聽還是要聽,講還是要講,但我們應該集中精力把所聽的、所講的,行出來,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變成「行的教會」,把我們自己,無論是傳道人或是信徒,成為「行的傳道人和信徒」。教會的重建、信徒心靈品質的提昇,沒有什麼捷徑,盡是在「行」字裡。耶穌講完了「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0:30-37)之後,不也是對那前來試探他的律法教師說:「你去,照樣做吧!」?

認同、委身、成長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及我們信徒心靈重建的工程。希望大家,從總會到中會到每一個教會,都來參與這教會重建的工程。這是我們台灣的歷史命運的關鍵時刻。上帝呼召我們來參與台灣人民的心靈建設,我們能不響應嗎?古時候先知以賽亞,在古代以色列國內外的社會、政治動蕩不定的時候,回答上帝的呼召,說:「我去!請差遣我!」(以賽亞書6:8) 我們不是也應該回答上帝,說:「我去!請差遣我!」?認同、委身、成長是裝備我們、使我們有能力去行使上帝賦予我們的任務。對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徒,這不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挑戰嗎?
第六篇 「台灣主權與制訂新憲法」的主張

1951年舊金山和約簽定,日本放棄台灣及澎湖的主權後,依主權在民的民主理念,以人民自決的國際法原則,台灣的主權即應屬於台灣全體住民。我教會基於信仰立場,與此一歷史事實,自1971年以來,屢次發表聲明與宣言,關心台灣全民的權益與福祉。自「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發表以來,一直堅持的住民自決原則,為建立台灣為主權獨立之國家,以及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及一切國際組織持續努力,並矢志以具體的宣教行動來促其實現。
當此國際局勢激變,世界各地弱小被壓迫的民族,紛紛要求自決獨立之際,而台灣卻仍是外來政權統治下的國際孤兒,有被中國併吞的危險。有鑑於此,我教會仍需致力於下列目標:

教會內部:
1.地方教會及機構與中區會、總會間應強化一致的意見
1971年後,我教會針對不同年代的社會情境,數次發表有關台灣前途的宣言與聲明,包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明確表達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台灣前途與主權的立場和態度,此一信念除了由總會對外發表外,也應在教會內部加強教育與傳遞,使我教會眾弟兄姐妹能有合一之認同,進而同心為此目標來努力。
2.我們應以耶穌基督為典範,藉著禱告來辨識和加強,清楚界定事工的優先順序,在上帝的主權下,以發展靈性和教育為目標
台灣已在上帝的帶領下走向民主國家,社會大眾已能享有民主社會賦予的各項自由,以往戒嚴時期的禁忌言論已能被充分討論、推動。在此情境下,我教會在台灣前途的事工方向亦應由「以信仰和愛心說誠實話」,進一步走向「以靈性和行動實踐信仰精神」。對台灣前途的關心除了透過宣言與聲明來表達外,也應反映在地方教會的事工上,誠如我教會的信仰告白所宣告:「通過愛與受苦,成為盼望的記號」。

台灣內部:
1.制訂台灣新憲法,協助建構台灣民主國家的新藍圖,繼續推動正名運動、制憲運動
根據歷史事實和國際法之原則,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全體住民,因此我教會應在台灣社會內部傳達此一理念,推動台灣制憲與正名運動。
2.教會應對政府採取批判性支持的立場
當我們要求公義、和平,以及關懷創造的整全性,我們的榜樣是耶穌基督而非任何政黨和個人。在台灣走向民主和政黨政治的歷史中,我教會已展現社會先知的角色,今後也應秉持「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的上帝同行」的精神,以實踐「公義與仁愛」做為我們在政治上的立場。
3.落實共同體
建立認同台灣,釘根台灣的國家意識,面對21世紀全球化的衝擊以及在國際上被中國孤立之後必然的挑戰及改變,我們必須與台灣的各宗教及社會團體攜手同心「關愛全民,疼惜生命」,共同提出影響台灣這塊土地的議題,以開創美麗島的新境界。
4.社會發展均衡化
在急功近利的台灣社會,我教會更應發揮光鹽精神,讓人民不再只以追求經濟和個人利益為目標,也要顧及國家和社會的前途與發展。當我們在人類社會中朝精神與經濟的福祉邁進時,教會應尊重人民主權的自決權利,如此,我教會更會得到人民的信任。

在國際社會與普世教會組織上:
1.在國際社會上,繼續推動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以及一切國際組織。在普世教會組織中,也要加強和夥伴教會與普世教會機構之關係,繼續通過與我教會各層面的訪視、交流、互相瞭解,加強彼此的合作事工,爭取其對台灣的支持與認同。
2.為得到夥伴教會與普世教會機構更深一層的瞭解與支持,除了對普世教會各界所關心的世界議題,必須有效的、公開的以及自由的傳達外,也要以具體的關懷行動,和普世的教會和非政府組織(NGO)共同合作,關心世界中的弱勢國家和社群。使普世教會組織體認,我們同是基督裡的夥伴,在聖靈的帶領下同行並一起奮鬥,來達成公義、和平與人類尊嚴的普世任務。正因如此,台灣人民的權益和前途也和夥伴教會與普世教會機構息息相關,使他們也可以在各式國際和普世會議為台灣人民作有效的宣傳。
3.確立台灣與中國的新關係,在尊重台灣人民主權自決的「一台一中」之前提下,台灣人民和我教會願意以平等的態度和中國及其教會互動。因為我們相信唯有在聖靈的動工,讓中國教會在其國內扮演早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曾經擔任過的社會先知角色,用「以信仰和愛心說誠實話」的行動,推動中國民主化之腳步,台灣和中國才有和平對待的希望。夥伴教會與普世教會機構凡與中國基督教會協會有關係者,可以扮演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中國教協間溝通的橋樑,也可以針對台灣與中國兩國基督徒共同感興趣的題目召集多邊會議,來討論共同關心的議題。

第七篇 台灣社會變遷與現況分析


台灣社會在近數十年來的改革下,社會關懷的模式和程度已有極大的變化。早期的社會關懷被視為是政府的「德政」,今日卻是基本人權之一;以往關心弱勢,必須藉著強硬的抗爭、社會運動;今天民眾已懂得用選票來為自己爭取權益。 之前的社會關懷工作背後的助力常是一群有理念和熱心的「志工」;而今天有各種不同專業的人來為各類弱勢族群提供服務,這些都是台灣人民追求民主所換來的成果。茲將目前台灣各類社會福利及問題概況做以下分析,以做為教會規劃事工的參考,因為上主說:「我已經看見我的子民在埃及受虐待;我已經聽見他們渴望掙脫奴役的哀號。我知道他們的痛苦,所以下來要從埃及人手中把他們拯救出來,領他們到肥沃寬廣、流奶與蜜的地方…。」(出埃及記三:7-8)
當我們「看見」、「聽見」、「知道」這些問題時,更重要的是能有「具體的行動」,因為這是「生命共同體」的實踐,藉此讓福音廣傳。

一、「貧富差距惡化與急難救助之需要」
1.貧富差距的惡化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於2005年8月公佈最新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如下:

家庭平均年所得
每月平均
2004年
112.3萬元
9.4萬元
2003年
101.1萬元
8.5萬元
按可支配所得五等分位,所得前20%的家庭平均179.2萬元,是最低20%家庭29.7萬元的6.03倍。若扣除老農津貼,以及低所得勞工納入老人津貼範圍,則原本所得差距倍數高達7.45倍。所得最低的20%家庭,只分配到6.67%的可支配所得;前20%的人擁有40%的所得。
台灣勞動市場質變與家庭結構轉變,「薪資所得不平均」、「教育程度」、「傳統家庭解體」、「單親家庭貧窮率高」是使貧富差距惡化的主因。貧困家庭的出事率又高,時常陷於急難待援之中。
2.急難救助的需求
生態失衡、氣候異常,帶來全球性重大天災,使台灣社會大眾再次了解急難救助工作及平時防災的重要性,社會服務團體也開始加強各類急難救助社團的成立、推動。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因應九二一大地震,於各重建區設立的關懷站,以災後重建為主要工作重點,其他的社會機構亦有類似的分工和提供不同功能的災難協助。如此以「事後重建」為目標之工作站,通常會在災區設點,提供以社區重建與生活再造為目的的工作計畫,為期平均是一至五年,參與者也以社區居民為主體,外來者之身份則是為第一線工作之執行者和提供、整合資源之媒介。除了避免資源浪費和「三分鐘熱度」的問題外,更須以尊重當地社區居民的意願為首務。

二、兒童青少年(18歲以下)
1.兒童青少年法規多為殘補式之規定
台灣雖已有兒童福利法、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性侵害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等福利法規可適用,但這些法規有些過於空泛,僅屬於殘補式之規定。中央級公部門法規如此,民間團體的社福工作亦大多偏重在補救式的工作,如對低收入戶的兒童少年濟貧、受暴兒童及少年的保護、中輟或偏差行為兒童及少年的矯治工作,但因年齡的限制(十二歲以下才是兒童),補助及適用的預算項目亦有差異,這些現況會因城鄉因素而產生更多差距。
2.台灣兒童青少年的貧富懸殊大
台灣兒童福利工作仍停留在最基本的「身體健康」與「義務教育」的關注,尚未能談及「如何提高兒童的生活品質與福利」。台灣的兒童貧窮率從1999年的5%,上升至去年的7.6%,而且「富孩子」和「窮孩子」的差距愈來愈大。官方認定的低收入戶占全國總戶數的1.14%, 社福機構認為台灣政府對貧窮的認定過於嚴苛,又提不出有效政策,兒童經常是被犧牲的對象,貧窮問題對兒童日後發展及競爭力之影響十分值得關注。
3.諸多青少年問題值得關懷,例如家庭少子化形成的青少年過度自我中心、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增加、婚前性行為、未婚懷孕、網路犯罪增多
台灣的青少年文化變遷快速,內容多元,加上網路傳播,使青少年工作更困難;台灣家庭的少子化,使父母對子女期待提高,多偏尚智教育,忽略生活基本常識、獨立思考、負責的態度等人格培養。現代青少年有「草莓族」、「水蜜桃族」之封號,抗壓性低,依賴性強,無法獨立自主,青少年的憂鬱症患者增多。婚前性行為年齡降低,對兩性知識和教育普遍不足,缺乏自我保護,無預防患病和避孕常識,未婚懷孕、未成年愛滋患者等都在增加。
4.青少年犯罪率升高
青少年因其「未成年」之「優勢」,也開始成為犯罪集團利用的對象。加上因新世代價值觀及金錢觀之改變,為得金錢利益而冒險、觸法者也在增加,輕者如出借人頭、從事性相關產業(檳榔西施、援助交際);重者包括竊盜、搶劫、毒品交易、網路犯罪等,都較十多年前之青少年犯罪來得更多樣而且嚴重。
因此,台灣之青少年雖有高就學率,然這些問題都有賴青少年工作者用更多心思來關懷。

三、婦女
整體而言,台灣近年來之婦女福利工作有極大的進步。然而,綜觀婦女的實際處境可以發現,就教育和經濟面來看,其各層級之落差有增大之趨勢;社會公共事務參與的普遍,不等同有更多婦女取得決策權;多數職業婦女亦經常需在職場和家庭間做出選擇;家庭主要照顧者的角色亦常是多數婦女極大的負擔;不論是家庭內或外,人身安全也是多數女性生活恐懼的來源。良好的治安應是著重在「犯罪預防」而非「提高破案率」;治安亦非僅是警察人員之責任,如何打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社區居民之通力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之統計,截至2003年年底,在台灣的二千三百萬人口中,女性人口約有一千一百多萬,佔全國總人口數的48%。然而由於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之故,因而下列現象就值得關注:
1.女性人口高齡化:目前台灣的平均餘命男性為72歲,女性為79歲。以目前台灣已占9.3%之高齡人口(65歲以上)來看,高齡問題可說是女性問題。伴隨高齡化帶來的問題,除了生理上的退化外,經濟、居家照顧、晚年生活規劃等問題對女性而言,都較男性來的更重要。此部分之狀況將於「老人」的部分說明。
2.女性婚姻移民人數增加:根據行政院之統計,截至2005年年底,女性因婚姻而移民來台之人數已超過三十五萬,多數來自東南亞國家及中國。東南亞籍者,其年齡以20-24歲居多;中國籍者,則為24-29歲。前者以越南女性最多,其次為印尼。若將其所生子女一併計算,其人口數已超過原住民的四十五萬人。由於多數之女性婚姻移民在婚姻家庭中之權力結構為弱勢者,因而衍生出來的如家庭暴力、經濟弱勢、長期照顧者及生育機器等負面之形象和問題是必須由台灣社會共同來思考與關切的。此狀況將於「家庭」的部分說明。
3.晚婚少子現象:目前台灣之出生率為1.2個孩子,意思是每對夫妻(2人)生育1.2個孩子。此現象不但加速了台灣人口老化的腳步,也發現因生理因素身負生育工作的女性,部分會因年齡及環境壓力而較難受孕。

四、老人(65歲以上)
台灣在1993年即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7%),2006年我們的老人人口已達10%,人口老化的速度在亞洲排名第一。且依照行政院經建會之低推估,2050年台灣的老人人口將達台灣總人口數的39.6%,又因為少子化現象日趨明顯,影響所及勢必擴至社會整體層面。
根據老人福利聯盟的調查,台灣老年人口的依賴比已上升至13.25%,其中獨居老年人口將近5萬人,占老年人口數的2.3%。 若依目前台灣人口高齡化的速度、加上少子、婚姻狀況(包括晚婚甚至不婚及高離婚率)等因素考量,未來老人獨居之狀況也將更為明顯。
根據1948年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及人權公約,老人人權的意涵及指標應包括下列三項:(1)老人應有維持基本生活水準之所得;(2)老人應有地點、設計及價格適當之居住環境;以及(3)老人應有依個人意願參與勞動市場的機會。而聯合國大會在1991年通過的「聯合國老人綱領」中更提出了下列五個要點: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實現與尊嚴,其中特別強調老人應有工作的機會並在各項基本需求上獲得滿足(內政部社會司網站)。
2005年二月由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發表的報告結果發現,十年來自殺死亡率每十萬人從1994年的6.85攀升至14.13,上升了一倍左右。一般來說,老年人的自殺死亡率高達十萬分之卅,比總平均14.13人,高出一倍左右。生理疾病、憂鬱、喪偶都是老年人的壓力來源。其中婚姻又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支柱,統計與臨床經驗顯示,有婚姻關係的老年人比較不會自殺,因此生病中的老年人如果喪偶,就是自殺的高危險群。報告亦指出,有許多老人因為擔心拖累家人,走上絕路。是故除了老人的身體健康與經濟外,老人心理衛生問題將是另一在老人服務中的重點工作。
此外,傳統家庭觀念及支持系統的崩壞,使得老年人在晚年時的生活安全問題亦不容忽視。根據內政部之統計,在家中的老人平均每天有4人受虐待、被遺棄或被疏忽,這樣的情況若不被正視,在老化速度漸快的台灣社會恐會日益嚴重。

五、身心障礙
殘障關懷聯盟2003年「台灣身心障礙者概況」報告指出,目前台灣的身心障礙人口約85萬人,其中重度及極重度者約27萬6千人,中度者約30萬4千人,輕度者約26萬6千人,即每百人中有3.76人為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者中又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為老年人,障別以肢障者比例最高。此數字且會隨著台灣快速高齡化的事實而往上攀升。九成以上之身心障礙者與家人同住,半數以上有自我照顧能力,然而15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中只有19.1%就業,其中以服務業居多,平均月收入約為2.5萬,社會上對身心障礙者仍存在刻板印象,且社會環境硬體障礙不利於身心障礙者。國小畢業者竟占身心障礙者總人數之75%,顯然其在受教權上仍有極大之限制。
社會福利服務方面,46.1%的身心障礙者有領有居家生活補助,身心障礙者認為應優先辦理的生活福利措施主要為生活補助,其次為老年安養。
醫療服務與衛生保健的調查上顯示,絕大多數的身心障礙者有加入健保,平均一年使用4.7張健保卡,住院過的比例是27.0%。有四成三的人覺得自己的健康狀況不好。就醫時身心障礙者最擔心的是醫療費用過高、無法獨立完成掛號手續、交通問題,或如何選擇醫院及醫師。
雖然身心障礙福利及相關之就業法規中明定保障身心障礙者之工作權,然而多數在就業職場被拒絕的比率仍然偏高。身心障礙者最希望從事的職業,55.0%認為是「事務工作人員」,工作上最大的主觀困擾是感到工作沒有保障。職場中無障礙設施的比例以輪椅斜坡道、扶手與電子語音播報系統較常見,其他的設置比例皆低於10%。無障礙環境在台灣依然未被普遍推動,此因素成為身心障礙者就業另一重大阻礙。

六、族群
至2006年2月底止,原住民人口數約為46萬6千多人,客家人口約有400多萬,每年以婚姻關係移民至台灣的二萬多人也開始成為台灣的新移民族群。台灣已開始邁向多族群的國家行列。對於族群特色的保存與維持,政府近年來開始有較具體的政策和行動,包括重視母語教育、專責委員會的成立、電視台的設立等,都是很好的開始。然而這些行動似乎較偏重在文化層面,對於族群的特殊需要則有待加強。例如,依照聯合國對老年人口之定義而言,年滿六十五歲以上者被視為老人,然而,對於在台灣之原住民,政府對其老年之定義卻為五十五歲,原因是台灣原住民之平均壽命較台灣其他住民之平均壽命至少短了十歲以上。其中原因,除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外,長久以來被視為原住民部落的社會問題—酗酒,也不見有較具體的政策來處理,導致其死因中有六成是和酒精有關(包括因飲酒產生的身體疾病及意外)。
日漸增多的外籍移民來源以婚姻為多數,又以來自中國籍及東南亞籍為多。台灣不但一向較缺乏具體的移民政策,中國籍配偶之移民更因事關國家安全而具爭議性,導致此現象不但對於台灣內部社會產生衝擊,在國際上也有人口販運之疑。而當其成為台灣之一份子後,如何在相互尊重上保護其原有之文化,甚至其子女亦有權「學習母語」,也尚未見有具體方案。

七、勞工:邊緣性勞動者需關懷,並建立勞動制度與安全體系。
根據2004年主計處統計,國內未適當運用勞工逾二百萬人。景氣復甦,失業率下降的美麗光輝,為什麼無法照耀在這群邊緣性勞動者的身上?台灣產業由製造業轉型往服務業過程中,勞動市場的變化,凸顯出邊緣性勞動者的問題。
根據主計處統計,2004年一到十月怯志工作者(是指有工作意願卻沒有找工作者)平均人數為23.3萬,比2003年22.9萬還多。其中以男性、低教育程度者比例最高,尤其是介於四十到四十四歲的壯年人。當台灣經濟快速轉向服務業,需求的是高知識勞工或有細心特質的女性,這群壯年男性工作者很容易在產業轉型中,顯得格格不入。而龐大的未適當運用勞工,則可能反應出台灣部分工時(part time)工作型態的興起與學非所用的現象。近年來由於台灣許多產業外移,尤其是傳統的基礎產業,致使原本從事基層服務的「藍領勞工」皆面臨換工作或需經職訓後輔導往另一行業發展;當然,有部分基層勞工仍以打零工此種無固定收入的方式生活,亦有家庭因經濟不穩定而發生問題,甚至導致悲劇。
此外,根據原住民委員會的報告指出,有工作之原住民每月收入不足二萬元者約佔其人數的47%,多年前因國家建設及部分產業需要而引進的外籍勞工,分割了一部分原屬許多原住民賴以維生的就業市場,使得原住民的工作機會減少。而截至2005年2月底止,在台灣的外籍勞工(具合法工作身份者)已超過33萬人,因為勞工與雇主認知上的不同,加上文化、環境、生活上的差異,幾次的勞資糾紛不但上了國際新聞版面,也使外籍勞工的問題開始受到重視。
所謂「白領勞工」是否就較無經濟壓力之問題?由於工作競爭壓力大,「過勞死」的問題在近期亦開始被關注,因為工作壓力而產生精神方面困擾的人數也在增加。此外,七成以上的家庭均為「雙薪家庭」,意即夫妻二人均在職場工作,家庭中若有兒童及需照顧的老年人口往往也成為此類家庭的另一負擔。
此時正是建立更完善勞工安全體系的時刻。2004年十一月初,國際勞工組織一篇最新論文,以實證證明,在全球化的時代,政府或企業投入更多職訓等資源,執行積極的勞動政策,才能確保勞工生計的穩定。實證也指出,一些投入龐大資源卻不見效果的國家,原因是過度重視短期救急的措施,卻忽略長期勞動制度與系統的建立。對照到台灣,當失業率數字下降時,也該是全盤檢視勞動制度的開始。

八、農林漁牧業與國土保育
1.WTO使台灣農林漁業結構蛻變
台灣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農業結構蛻變。根據農委會的報告分析:台灣的農林漁牧業是由農產、禽畜產、林產和水產四部門所組成。在過去,產值最大量的是農產和畜產兩部門,兩者合計占農林漁牧總產值之70%以上,惟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經濟自由化和國際化的衝擊,產生農業產值有下滑趨勢,也加速了社會變遷和農漁產業結構的變動。
2.糧食安全不容忽視
由於農業結構的變遷,稻米產業相對沒落,其年生產值在農畜產總產值之比重,已由1994年之24.54%減為2004年的16.95%,表示台灣農業以稻米經濟為主的時代已過去,同時也表示國人糧食消費型態的改變趨勢已經成形。以熱量為權數計算之國家糧食綜合自給率已降至35%左右,顯示國人之糧食仰賴進口品的程度已顯著升高,也表示國家「糧食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3.本土作物消失中
農戶中之農業指揮者年齡其超過65歲者,已由1995年之24.32%增至為2002年之34.78%,八年間增加10個百分點左右,表示農業經營者之老化已相當嚴重。傳統農牧場改為休閒觀光農牧場者持續增加,若干傳統特用作物包含花生、豆類、玉米和甘蔗等,因生產成本高昂,不敵進口貨;所以市場已逐漸被進口貨取代,表示這些作物之生產有逐漸從本土中消失的可能。
4.國土保育問題缺乏長期規劃
農林漁牧業在台灣已慢慢從傳統模式轉型,然而台灣多年來就此一問題似乎少被重視,WTO對農林漁牧業的衝擊對社會之影響也未被普遍討論。此外,與這些產業息息相關的國土保育問題,除了環保團體外,也顯少有人對此提出長期之政策規劃。

九、家庭:「危機家庭」經濟、健康、婚姻三面項的挑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之統計,1981年台灣年出生率為22.96‰,2003年為10.06‰,2004年起更降至10%以下。生育率持續下降之結果,人口結構不斷老化,2003年約7.7個青壯人口扶養1位老年人口,預估至2051年時,約1.6個青壯人口即須扶養1個老年人口,不但青壯人口扶養負擔加重,在經濟層面造成勞動力供應失調,有礙國家競爭力之提昇。在社會層面將衍生家庭結構及照顧問題,老人福利需求日增,尤其是醫療服務、長期照護與社會保險;對國家而言,因家庭成員數逐年減少,家庭的養老功能減弱,國家需負擔較高成本於老人福利、安養措施及醫療照顧。這些都是未來在家庭政策中需面對的嚴苛的挑戰與考驗。
內政部2004年統計,台灣之離婚率已升高至每2.09對就有一對離婚。在離婚的族群中,男性再婚之比例為54%,女性則為18%,比例已為全球第四名,而此類「重組家庭」再度破碎之比例更高達75%。因此台灣的家庭模式已由早期的大家庭、小家庭、折衷家庭發展成單親家庭(含離婚、喪偶、未婚生子)、重組家庭、同居家庭(包括有夫妻甚至親子之實卻無法律上之名份者)、分居家庭(含因工作或其他因素分居二地的家庭)、頂客族家庭(夫妻雙薪但無子女)、同志家庭(台灣法律尚未合法認定其互為配偶之關係,但受家庭暴力防治法之保障)、同性家庭(由親如家人之朋友所組成)、單身家庭(含獨居老人)、以及近年來日漸增加的異國婚姻家庭等多元面貌。
異國婚姻家庭更是近來快速改變家庭結構風貌的社會現象,截至2004年年底,台灣合法的婚姻移民已超過30萬人,大多來自東南亞,並以女性婚姻移民居多。不同以往結婚市場上條件較弱勢之男性才會考慮異國婚姻傳統的刻板印象,近來即使條件中等以上之男性亦趨之若鶩,其原因除了來自東南亞國家之女性不但仍具有傳統女性順服丈夫之條件外,面對丈夫年邁之雙親,亦較台灣女性願意服事照顧。反觀台灣女性之自我與自主性愈來愈高,許多男性自覺受到極大之壓力和威脅,自然找台灣女性做為共組家庭的對象就面對更大難度。由於台灣照護支持系統之不健全,家庭若有身心障礙者及年長者須照顧時,也會以婚姻之名換來一長期看護人力。甚至之男性,也會利用婚姻為手段,要求其外籍之配偶外出工作以供應家庭經濟,而產生時有所聞之外籍配偶被丈夫強迫從事性交易工作。如此種種以婚姻為手段,實際卻是犧牲弱勢女性之人權來滿足個人需求的自私行為行為,對台灣社會造成了負擔,更使台灣在國際社會中被質疑是否已成為人口買賣之國家,對於在國際中地位已處於艱辛狀態之台灣產生了負面效應。
外籍配偶多數在其國家之生活經驗單純,當來到台灣,除了需面對環境遷移的調適問題外,還需調適為人妻、為人媳或為人母之角色轉換,自然會有壓力的產生。但外籍配偶是否會是一直是弱勢者?近年來的情況顯示又似乎不盡其然,綜觀較早來台之外籍配偶已多合法取得台灣國籍,但統計也發現當這些新移民一旦獲得台灣國籍後,離婚之比例開始在增加中,若其再婚,亦有相當比例之女性會選擇與其原來相同國籍之男性為再婚對象,這種以短期婚姻為方式的移民,對台灣社會會有多少影響是值得多加關切的現象。
綜言之,參考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之資料,目前台灣每7個家庭中就有1個為「危機家庭」。所謂的「危機家庭」,大體是由經濟~家庭生產者因非預警被裁員、中高齡失業、長期失業;健康~家中有成員因重大疾病或精神障礙需長期照護、家人因意外而傷殘、婚姻~離婚、喪偶、單親、家暴、異國婚姻的適應等三大面項來做為區分,如果一個家庭具有上述二個以上的兩個區項,代表問題更為具危機性,而現況的台灣家庭結構,即在面項重疊中顯出複雜性,使得應對政策與執行面臨更多的挑戰。

十、健保品質與醫療倫理
以往,許多家庭常因有家人患病(包括重症、精神障礙)、因年老或傷殘需長期照護、或因出生便為身心障礙而需人照顧者等情況,在龐大的醫療費用下而導致家庭關係及經濟皆受影響。全民健康保險的實行減輕了不少家庭在醫療上之負擔。自從全民健康保險施行後,九成五以上的投保率使多數民眾有了最基本的就醫權。然而因為制度上的缺失與人為因素(包括醫療資源的浪費),致使健保連年虧損,也使健保制度不斷在改變與調整。 但是因台灣在制定政策時常缺乏做長遠及多層面的考量,加上其常會因政治力的介入而改變,致使原本用意良好之健保制度已需面對重新檢討之境界。而因健保制度產生的醫療品質問題、經常出現的醫療糾紛問題、甚至因擔心醫療糾紛而產生部分醫科的醫護人員不足現象,也必須同時被檢討之。
此外,日新月異的醫療科技之進步,雖然減輕了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延長了人類的壽命,然而人類的生命品質是否亦隨之改善亦需同時被檢視。基因工程的進步也應由不同專業來探討:當人類科技無止境的發展,對全體人類的生活是否是正向的進步象徵?許多與現代人生活相關的醫療議題例如代理孕母是否該合法?安樂死是否為維持生命尊嚴的方式之一?甚至基因複製是否已被關注?此類醫療倫理的議題與其他專業的對話在台灣似乎仍嫌不足。

十一、教育
1.全民教育普及,但欠缺人際與危機處理能力
教台灣可算是全世界義務教育推動相當普及的國家之一,不但不分性別均有受教育之權利,現在更因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及高等教育的開放,九成以上的高中職畢業生更有進大學的機會。然而教育之普及卻也造成了「文憑主義」的現象,學童往往從小便被灌輸「要上大學」的觀念,但在過程中卻缺乏讓其參與尋求自己興趣和人生目標,也因而形成另一種「教育資源的浪費」。過度強調智育,也讓學生養成缺乏對德育、體育、群育、美育的學習。教育是社會的根本,長期偏食式的教育不但使現在許多年輕人空有高等學歷,卻欠缺人際關係及面對生活壓力、危機處理等問題的處理能力,小家庭的成長經驗也讓其偏重強調於「個人主義」,這些都已是現今社會存在的教育問題。
2.家庭與社會之教育功能有待加強
此外,在台灣的另一個現象是「教育」係指「學校教育」(尤其是升學教育),對於家庭原具有的教育功能被忽略,社會應具備的教育功能(包括大眾傳播媒體之影響)也不太被提,偶爾被社福團體提出媒體之不當報導會傷害未成年人之身心時,得到的回應亦不熱烈。
一旦離開學校,教育似乎就不再有關係,然而對於日變萬千又資訊快速的現代社會,適時的充電教育是需要的,也因此有人者會找尋在職進修或參加社團、甚至因加入志願服務而有學習新知的機會,面對少子化的台灣,未來的「成人教育」將會是在教育政策中佔有越來越的重心。
3.台灣社會重理工、拼經濟、輕人文對教育的影響更顯示全民「生命教育」之必要
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物質生活提升,但所付出的社會成本、自然生態破壞、家庭親子關係疏離、遠超過所能想像。也因著青少年至成年人的自殺、傷人事件增多,政府才警覺臺灣社會真的生病了,我們的教育必需要從人文、心靈美善著手。1997年教育廳已於國內高中校園推動生命教育課程,希望學生體認生命的可貴、尊重生命、關懷生命、珍愛生命。1999年3月及5月教育部兩次會議決議,向下向上延伸至小學及大學展開生命教育課程。期待我們的學生從小學至大學,十六年學校教育中能學習到完整生命教育課程的培育。
希望「生命教育」理念之推動,其意義與內涵所帶來的願景,這些討論與對話不是曇花一現或政治人物的急功表現,而是真正落實於生活、有行動能力的教育。

十二、社區發展:社區是教會在「本地化」之過程和發展的根據地
台灣從1965年開始,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社區發展運動之影響,於全國各地推動社區發展工作。初期的社區發展工作,分為「基礎工程」、「生產福利」及「精神倫理」三方面。政府部門的工作大部分是在推動「基礎工程」,社政單位的社區發展工作則以「社區發展協會」為執行單位。1990年代有了另一波官民互動模式的社區運動--「社區總體營造」,是由文建會所主導,使得基層社區組織在原有的民政系統(村、里)和社政系統(社區發展協會)之外,又多了一個地方的「文史工作室」。
  在社區總體營造中,有建築、地景與規劃背景的專業者加入,所有的社區總體營造方案由專業者做為代理人協助社區撰寫提出,期望在重點上著力,逐漸擴散其影響力到其他社區。
  經過1990年代動盪激情的政治社會運動之後,民間及政府認知到未來改變社會、實現理想的根據地是社區。經過多年的努力,包括社會、文化、產業、環保等不同特色的社區總體營造成果開始呈現。然而在快速變遷的台灣社會中,必須面對的新挑戰有:高齡化社會帶來的社區照護之需求、異國婚姻增加帶來社區文化的多元衝擊、網路世界帶來生活互動型態的改變、貧富差距的提高帶來不同社區間經濟地位的落差等。
教會身處社區之中,應積極、盡力地參與在社區總體發展的過程,以發揮「教會」在社區中展現「光、鹽」的本分。

十三、志願服務
由早期的「義工」到今日的「志工」,志願服務工作的發展也可說是逐漸走向制度化與專業化的時代。原來被社會大眾認知的「義工」,似乎只要具備熱心奉獻精神的人就可以勝任,而運用「義工」的單位和組織,也有部份將義工視為「免費的人力」來使用。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志工的定義也重新被詮釋,它不再是被視為「義務工作者」,而是以彼此尊重的態度而形成的一種「志願服務夥伴關係」。人力亦不再是唯一考量,志願服務的參與可有「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形式。社會資源的整合與運用則是對於從事志願服務的工作者的另一挑戰。
台灣社會因為經濟的發展和快速高齡化的因素,未來數十年中會有許多已退休但仍有工作與服務熱忱的人力出現,和早期的「義工」不太相同的是,這一群「退而不休」的人力可能具有更高的知識、專業經驗甚至經濟基礎,如何善用這一群寶貴的資源將是對於需要志願服務的機構和組織可以好好探討的議題。
教會可鼓勵信徒邀請朋友一起參與「基督教福利會」舉辦的各項志工訓練,使基督教志工成為社會救助穩定的能量。

十四、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提昇台灣國際地位
1.凝聚台灣國家認同以利推動外交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多年來台灣政府與民間積極推動外交,但在國家認同上口徑不一,白白耗費許多能量,同時也讓國際間可以利用此矛盾推拖來自台灣的各種努力爭取。因此未來應加強台灣內部國家意識及認同的凝聚,方能有利於台灣外交之發展。
2.以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國際救援
由於國際政治的因素,台灣官方代表經常在參與國際事務及組織上受挫。然因全球化之故,許多全球性議題台灣亦需加以關心和參與,因此非政府組織便成為台灣與國際社會接軌的另一管道。
近年來因全球環境及國際社會的變化,各種天災都對許多國家造成創傷;人禍則包括戰爭、種族衝突、政局不穩而造成的社會問題等,經常引起國際社會的關切,台灣也常藉由宗教和民間團體的名義表達了台灣人民的關心和善意。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理所當然在此一工作是不能置之度外的。近年來PCT對國際救援的實際行動,多數表現在金錢和物資的奉獻上,未來應加強用具體的人力行動來表達我們的關懷。藉由非政府組織的多方參與,使台灣不致被國際社會邊緣化或遺忘。
3.藉由參與對外建立關係、對內凝聚共識及培育人才
推動國際救援工作,平時就須有固定之組織、單位長期關心;同時也要與各國較具公信力之團體保持聯絡,以免愛心被誤用。又因工作為跨國性質,經常會遇到如政治、種族、宗教、甚至性別等因素參雜在其中,如何有智慧的辨識,且不以我們原來之價值觀為標準,強迫受助對象接受我們所設定的目標。台灣需要更多的學習和經驗,立基於夥伴平等地位,建立穩固可靠的國際關係。
除了金錢外,人力及專業上之支援和救援也是未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應思考的目標,由於需要國際救援的天然災害發生之規模較大,範圍也較廣,若發生在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時,其重建工作往往更為耗時耗力,即使有外界大量的金錢援助,也不一定有足夠的人力來從事重建的工作。教會除了金錢上的救助外,還可招募如青年學子、退休人士,以及有心協助重建工作之短期志工,除了對受助國有更具體的幫助外,也可以讓我們的信徒有更多的國際經驗,實際與苦難者同在,甚至通過國際救援的工作達成最好的國際外交。

十五、教會與社會
面對日新月異的台灣社會與世界,教會的角色到底是什麼?我們是否能跟上時代的腳步?還是為跟上社會而迷失原來的角色和功能?處在現代社會的基督徒是否只需關心個人的靈命生活及信仰體驗?還是應該拓展我們的生活視野,站在不同的角度來共同關心教會硬體外的社會?如果關懷社會亦是身為基督徒的使命之一,我們要從哪些工作著手?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與政治、政策,教會怎樣才能站在信仰的公義與愛來對其發聲?而台灣基督徒(含不同教派及天主教)只佔不到台灣人口的4%,如何打破教派的限制,在共同關心的議題上形成共識並相互合作?以上眾多的問號都是我們在教會中必須重新思考和反省的問題。
第八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現況分析
2005年教勢統計摘要報告[1]
一、歷年教勢






由於歷年教勢統計資料收集及計算方法略有不同,2000年以後的資料較具參考價值。倍加運動後(1965年)至今,教會增加300餘間,信徒數由17萬多人增加到22萬多人,雖然40年來增加5萬多人,但與台灣人口相比,信徒比率不增反減。又1995年以後教會數成長逐漸停滯、精簡,信徒人數有下滑現象,值得多加注意。

二、2000年至2005年重要教會指標
年度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教會數
1,203
1,205
1,206
1,209
1,204
新增教會數



6
5
減少教會數



3
10
信徒數
224,679
217,280
217,612
214,589
222,381
教會平均信徒數
187
180
180
176
185
年增率
0.19%
-1.66%
0.15%
-1.39%
3.63%
占全國人口數
1.01%
0.96%
0.96%
0.95%
0.98%
陪餐會員
111,243
111,564
115,285
113,700
115,538
禮拜人數
102,337
102,990
101,315
101,243
101,245
教會平均禮拜人數
85
85
84
83
84
年增率
0.51%
0.32%
-1.63%
-0.07%
0.00%
洗禮人數
7,875
5,437
6,888
4,133
5,159
教會收入(百萬)

2,163
2,090
3,264
3,590
教會支出(百萬)

2,110
2,011
2,964
3,394
教會平均收入(萬)

258
268
268
298
陪餐會員奉獻負擔

21,599
23,292
25,227
21,562
教勢統計回收率
82.21%
82.99%

67.13%

在幾重要指標中,我們發現近年來PCT並無太大的變化,每年雖有幾間教會設立,也有幾間教會關閉整併,而教會的設置與關閉對信徒數的增減並無太大影響,每間教會約有180位信徒,約佔台灣人口的1%,每週有10萬人參與禮拜,禮拜人數的總數也沒有太大變化。因為回收率不同,洗禮人數準確性較低,預估每年約有5-6千人受洗。在教會收支方面,包含建堂基金募款及前年度結存,一年約有35億9千萬的收入;扣除撥款及支出,每年有大約2億左右的結餘款。

三、禮拜人數的變化
雖然整體而言,PCT在禮拜人數上並無太大變化,但從每個教會來看,仍有許多教會在人數上有許多改變。在近幾年的報告中族群在禮拜人數上是具有顯著差異的重要因素。但2005年報告中,發現找不到族群具有禮拜人數的顯著差異,可是原住民整體禮拜人數卻衰退3.59%,原因可能是原住民教會有效樣本中僅有130間,這130間與平地教會並無太大變化,而數字上的衰退是因為未逐年繳交教勢表的教會,與前次資料落差導致。

左圖表示禮拜人數年增率分佈情形,在有效樣本623間教會中,過半數的教會在人數上並無太大變化,但仍有百餘間教會有超過5%的成長,亦有百餘間教會衰退超過5%。

我們將平地與原住民教會並列來看,原住民教會的樣本數比平地教會少之外,其餘分佈的情形約略相同,因此找不出差異。

四、教會活動參與情形
教會活動中除了最重要的主日禮拜,就是週間各項聚會,我們可從參與情形反映教會對人力資源的分配狀況,以及期待信徒參與何種事工活動與訓練。資料顯示教會仍以傳道事工為主,約佔1/3強,而表現的型態多是查經祈禱會、週間禮拜、家庭禮拜、小組等。其餘以年齡區分的事工與信徒交誼、教育等相關事工亦占超過半數,而有機會接觸非基督徒的社區外展事工僅佔週間出席人次的3%。許多教會的福音外展事工隱身於兒童事工或傳道事工之中,或者非常態性的聚會活動,不列在此範圍。











五、教會經費運用情形












六、信徒於全國各地分佈情形




























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各中區會教勢統計總表--信徒總數
中區會名稱
信徒總數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平均數
增減數
年增率
東部中會
4,798
4,939
4,942
145
3
0.06%
七星中會
17,017
17,245
17,673
224
428
2.48%
台北中會
20,222
20,344
21,537
229
1,193
5.86%
新竹中會
7,609
7,703
8,094
202
391
5.08%
客家區會
1,881
1,928
1,901
119
-27
-1.40%
台中中會
14,832
15,881
16,745
229
864
5.44%
彰化中會
8,712
8,498
8,919
212
421
4.95%
嘉義中會
11,569
11,788
11,767
173
-21
-0.18%
台南中會
23,123
22,337
23,371
296
1,034
4.63%
高雄中會
15,803
14,835
15,868
240
1,033
6.96%
壽山中會
17,814
17,653
17,342
238
-311
-1.76%
屏東中會
9,849
9,217
10,075
258
858
9.31%
平地合計
153,229
152,368
158,234
225
5,866
3.85%
太魯閣中會
6,108
5,879
5,767
165
-112
-1.91%
阿美中會
6,403
5,915
6,140
97
225
3.80%
東美中會
4,348
4,372
4,719
107
347
7.94%
西美中會
4,118
4,178
4,286
159
108
2.58%
排灣中會
8,973
7,820
8,473
125
653
8.35%
泰雅爾中會
11,598
11,649
12,731
112
1,082
9.29%
布農中會
4,488
4,339
4,428
114
89
2.05%
中布中會
5,972
6,867
6,838
326
-29
-0.42%
南布中會
3,622
3,602
3,212
201
-390
-10.83%
東部排灣中會
3,105
3,020
2,853
114
-167
-5.53%
鄒族區會
626
574
633
70
59
10.28%
達悟區會
864
634
648
108
14
2.21%
魯凱區會
2,485
1,854
1,797
112
-57
-3.07%
比努悠瑪雅呢區會
430
429
475
79
46
10.72%
賽德克區會
1,243
1,089
1,147
96
58
5.33%
原住民合計
64,383
62,221
64,147
128
1,926
3.10%
總計
217,612
214,589
222,381
185
7,792
3.63%
註1:2005年底全國人口22,770,383人,年增率0.36%,本宗信徒約佔0.977%。

八、教勢統計分析解讀
總會研究與發展中心成立以來即加強「教勢統計與分析」,期待藉著有系統的教勢資料之收集、分析、與研究,來發現教會宣教的問題所在,並提出對策來協助教會建立適況的宣教方案。教勢資料的設計、收集與統計本就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如果教會牧長能重視教勢統計的工作並提供總會新的資訊,讓我們更了解自己擁有之資源,及發展與大環境變遷切合的事工之重要性。
本篇教勢統計初步報告是以2006.8.15日為基準點,總計回收904間教會統計表,回收率為75.84%,比較2004年之回收率僅67.36%,顯然進步很多。(截至10.18日止已達80.6%,961間教會繳交統計表,其中在網站上登錄者有229間教會)
1.教勢成長趨緩
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約佔台灣教會總數的六分之一,都會區的比例則更低,如台北市僅佔廿分之一的數目,事實上長老教會有60%以上的教會分佈於原住民部落與農村、沿海等偏遠地區,而那些地區正是人口大量流失的地區。
2)比較2000年教勢統計,教會數雖然有增減,信徒總數也略有下滑,2005年之資料顯示信徒總數僅佔全國人口的0.98%。但總括2005年仍有5,159人受洗,平均成長率則達到3.63%(超過台灣教會的總體年增長率),而27個中區會中更有12個中區會成長率超過5%。
2.原住民宣教
1)原住民人口佔台灣人口的2%,但是原住民信徒在長老教會信徒數中則佔了29%(2002年為34%),教會數則佔了41%。這幾年我們深深感受到原住民教會的衰退與流失,一則是原住民部落人口流向都市,都市原住民教會卻明顯不足,如何與平地教會建立夥伴教會關係,以協助並提供有效的照顧,是原宣的一大挑戰。二則是原住民教會人口的流失也衝擊到教會牧者的生活困境,如何協助解決低收入牧者的生活,加強全職牧會的使命感,則是原宣的另一項挑戰。
2)雖然如此,2005年原住民信徒總數仍有3.10%的成長,這或許是2004年原住民教會教勢統計回收率偏低(僅49.67%)的緣故,但仍然有5個中區會呈現負成長,值得我們警惕。
3.客家與族群宣教
客家族群佔台灣人口的17%,但長老教會中客家信徒總數卻不到2000人(信主率0.2-0.3%),比較長老教會對原住民宣教的著力,顯見長老教會缺乏整體性的宣教規劃。而外省族群與外勞宣教,尤其外籍配偶的問題更是宣教上不可忽視的一群。
4.重建青年事工
根據1985-2004年的統計,長老教會青少年相關團契聚會人數約在2萬到2萬3千人,佔整體信徒總數之百分之十。20年來,青年聚會人數曲線緩慢下降,2002年僅1萬8千多人,顯示出長老教會青年的流失。2002以後,青年聚會人數正呈現緩慢回流的現象。2005年教勢初步資料也顯示教會青少年參與禮拜的人數為10,943人,約佔整體教會禮拜人數的十分之一強。
最近的青年事工研討顯示教會牧者與長執對青年的重視與認同是青年事工成功與否的關鍵,陪伴「關係」的建立比「節目」更重要,同時,家庭的信仰教育更是青年事工不可忽視的一環。青年流失到其他教會或教派,或者脫離教會生活,有種種教會與社會環境等內外在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教會的信仰教育」和「教會的見證」才是青年「失落」的問題所在。
5.靈命更新與社區宣教
「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的主軸即是以「營造共同體」來推動事工,其中對內以營造信仰共同體的「靈命更新」來達成學習委身的信仰深化。對外則以營造生活共同體的「心靈重建」為方針,參與整個社會推行共同體的營造運動,分別推動社區/部落營造、社群營造和人類合一見證,以行動參與教會或信徒所處身的社區、部落和社群中,從事服務與愛心的見證。
教勢資料顯示長老教會整體事工人力資源的分配仍趨於保守與內向,對內的傳道事工佔了1/3,團契事工超過一半,而對外的社區外展服務僅佔3%。
近年來我們常常聽見教會牧長批判教勢大幅衰退,或強調青年大量流失,從統計資料來看,情況似乎不如想像中嚴重。但不可否認的,近十年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勢呈現出停滯、趨緩,且信徒數也有下滑的現象,與台灣人口相比信徒比率不增反而下降。
教勢統計資料的增長或衰退必須考慮社會與大環境的變化等因素,如主日學兒童的大幅縮減,必須計入台灣社會的少子化現象。撇開人口大量流失的農漁村與山地偏遠地區,長老教會在都會區的教會增長比率並不遜於台灣教會總體的年增長率。教勢成長緩慢主要在於歷史與社會變遷的結果,固然我們應該更加投入精力於都會區的宣教,但草根性的宣教理念讓我們更願意關懷弱勢的,鄉鎮區的與部落原住民的肢體。
然而,客觀環境的不利因素卻也不能作為長老教會教勢不振的藉口,相反的,以長老教會的豐富資源,龐大的行政體制,如何作有效的資源整合,建立區域性事工的策略聯盟,並且回歸、強化中會主導推動事工的功能,才能扭轉局勢,再造宣教的契機。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年教勢統計(1998-2005)各中區會繳交率比較表


1998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中區會
應繳
繳交率
應繳
繳交率
應繳
繳交率
應繳
繳交率
應繳
繳交率
應繳
已繳
繳交率
1
東部
36
83.3%
34
100.00%
34
91.18%
34
94.12%
34
55.88%
33
32
96.97%
2
七星
76
80.3%
77
87.01%
79
91.14%
79
77.22%
79
97.47%
79
69
87.34%
3
台北
88
83.9%
91
91.21%
91
91.21%
91
73.63%
92
98.91%
94
85
90.43%
4
新竹
51
96.1%
42
100.00%
41
100.00%
41
87.80%
41
63.41%
40
40
100.00%
5
台中
70
89.6%
72
94.44%
72
88.89%
73
54.79%
73
95.89%
73
72
98.63%
6
彰化
40
100.0%
41
100.00%
41
95.12%
41
100.00%
41
100.00%
41
41
100.00%
7
嘉義
70
87.1%
68
91.18%
69
98.55%
69
100.00%
68
100.00%
68
68
100.00%
8
台南
77
100.0%
77
93.51%
79
94.94%
80
76.25%
80
72.50%
80
80
100.00%
9
高雄
65
100.0%
69
100.00%
66
100.00%
66
98.48%
66
78.79%
66
60
90.91%
10
壽山
71
100.0%
71
100.00%
72
98.61%
72
95.83%
72
90.28%
71
64
90.14%
11
屏東
37
94.6%
37
97.30%
38
94.74%
39
79.49%
39
38.46%
39
24
61.54%
12
客家
 
 
13
100.00%
15
93.33%
15
73.33%
16
68.75%
16
16
100.00%
 
平地中區會
681
91.8%
692
95.09%
697
94.69%
700
84.25%
701
80.03%
700
651
93.00%
13
太魯閣
35
62.9%
36
72.22%
36
69.44%
36
58.33%
35
82.86%
35
34
97.14%
14
阿美
64
37.5%
64
54.69%
63
53.97%
63
49.21%
63
39.68%
63
46
73.02%
15
東美
42
59.5%
40
42.50%
44
47.73%
44
31.82%
44
20.45%
36
12
33.33%
16
西美
28
46.4%
32
53.13%
29
72.41%
28
60.71%
28
50.00%
27
9
33.33%
17
排灣
68
79.4%
71
70.42%
68
79.41%
70
60.00%
70
35.71%
68
51
75.00%
18
泰雅爾
115
53.0%
115
70.43%
114
60.53%
114
42.11%
114
41.23%
113
73
64.60%
19
布農
39
38.5%
39
51.28%
39
71.79%
39
69.23%
39
33.33%
39
17
43.59%
20
中布
21
71.4%
21
71.43%
22
68.18%
21
52.38%
21
47.62%
21
10
47.62%
21
南布
18
38.9%
18
55.56%
18
83.33%
18
55.56%
18
27.78%
16
4
25.00%
22
東排
30
46.7%
26
76.92%
26
84.62%
25
100.00%
25
72.00%
25
22
88.00%
23
鄒族
9
66.7%
9
66.67%
9
66.67%
9
11.11%
9
44.44%
9
7
77.78%
24
達悟
6
100.0%
6
83.33%
6
100.00%
6
83.33%
6
83.33%
6
4
66.67%
25
魯凱
16
75.0%
16
81.25%
16
75.00%
16
37.50%
16
25.00%
16
3
18.75%
26
比努悠瑪雅呢
6
100.0%
6
100.00%
6
100.00%
6
50.00%
6
83.33%
6
6
100.00%
27
賽德克
12
90.9%
12
83.33%
12
50.00%
12
83.33%
12
58.33%
12
12
100.00%
 
原住民中區會
509
57.1%
511
64.77%
508
66.93%
507
56.31%
506
49.67%
492
310
63.01%
 
總 計
1190
76.9%
1203
82.21%
1205
82.99%
1207
70.75%
1207
67.36%
1192
961
80.62%
*2005年統計資料截至2006.10.18
*2006年使用網路線上登錄教會229間 *2005年使用網路線上登錄教會163間
第九篇 傳道策略與行動

以21世紀新台灣運動為主軸,期待讓教會成為盼望的記號,因此推動下列事工。

一、 營造信仰共同體
幫助牧者與信徒對信仰有共同的理解與實踐,達成共識才能同心協力為主作見證,因此推動—
1-1基督徒靈性的成長
總 會:新眼光讀經運動--以上帝的話為中心建立信仰根基,提供新眼光讀經手冊。
中區會:舉辦新眼光讀經小組長訓練。
教 會:推動小組查經、查經班、個人查經。
1-2愛修會:以聖家族靈修,建立教會、團契兄弟姐妹的關係。
總 會:提供事奉者培訓講師與內容。
中區會:舉辦愛修會與事奉者培訓。
教 會:舉辦愛修會,建立聖家族。

二、 營造生活共同體
幫助牧者與教會自我診察,了解教會與社區的實況,促使牧師與信徒形成教會共同異象,重新得力,推動宣教,影響社區、社會與國家。
2-1教會再發展與事工更新
教會宣教的深度與廣度來自於靈性的深度與社會觀、宣教觀的廣度。本方案協助教會自我評估、激勵。
總 會:提供材料、講師及講師費補助。
中區會:舉辦教會再發展與事工更新研習會。
教 會:以教會為一單位進行。
2-2一領一宣教運動
分享福音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運動,讓每一位基督徒參語,期待促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的倍加運動。
總 會:策劃,提供講師及傳福音手冊。
中區會:鼓勵教會一起行動。
教 會:訂定每年領人目標,舉辦主日見證分享並培訓信徒傳福音方法與手冊。
2-3衝突解決調解者(TPN)與組織轉型引導者(OST)訓練
面對教會的紛爭及未來的發展,必須認識衝突與教會信仰精神何在?協助牧長具備相關的知識與能力。
總 會:提供講師與內容,培訓講師。
中區會:舉辦訓練會,提供牧者具備相關知識與能力。
教 會:牧長帶領教會進行組織轉型與調解化衝突為和諧。

三、 夥伴宣教
在宣教中成為同伴(Partnership in Mission)是現今普世教會在城鄉發展,南北發展不均,面對宣教的挑戰與展望所提出的宣教合作。
3-1差派國外宣教師
總 會:策劃、接洽外國夥伴教會,議定宣教點,選召、培養宣教師。
中區會:安排宣教師主日在中會中分享,支持部分經費,派短宣隊支持宣教師在當地的宣教。
教 會:分享夥伴宣教的宣教觀,邀請信徒支持宣教師的經費,鼓勵信徒代禱與短宣。
3-2建立夥伴教會
由於城鄉發展的差異,導致人力、財力資源分佈不均,透過夥伴教會的建立彼此均可得到幫助。
總 會:提供教會現況統計與分析。
中區會:平地與原住民中會鼓勵教會建立夥伴教會。
教 會:尋找夥伴教會的對象,分享人力、財力於宣教事工與關係上。
第十篇 教育策略與行動

一、 基督教宗教教育
今日基督教宗教教育最大的挑戰,在於教育者對基督信仰的真知識上的確信,教導者本身有受教的心志,如此才能成為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總 會:1.出版全齡主日學教材
2.繼續推動「主日學師範課程函授學校」
3.舉辦主日學教師靈命培育生活營
中區會:1.舉辦主日學師資訓練
2.由教育部鼓勵主日學老師參與研讀函授學校的聖經課程

二、 生命教育事工
「生活的目的,在於領受上帝同在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於傳揚耶穌基督的生命。」生命教育的課程與出版,是一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育工作。我們於教會所在的社區、學校推動生命教育,正是要補足臺灣教育在心靈、人文關懷缺乏較弱的一環。我們教會推動生命教育事工,是一種生命的投入,需要一同結合家庭、學校、社區,讓基督的愛落實在這三者合一的教育環境中。
總 會:1.定期舉辦生命教育種子講師培訓
2.繼續出版及再版生命教育教材
中區會:1.舉辦生命教育義工老師基礎培訓
2.舉辦生命教育義工老師初階、進階、高階培訓課程
教 會:1.在教會的社區事工中落實生命教育意涵的活動
2.教會義工老師進入國中國小實施生命教育課程
第十一篇 教會與社會策略與行動

一、公義與和平
關心台灣前途及台灣國際地位、社會正義及人權、弱勢團體及族群、生態環保、台灣的安全及世界和平,且不定期舉辦相關議題之研討會。
總 會:1.收集、分析、推動相關之社會議題。
2.以信仰為出發點討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立場及職責來影響社會政策。
3.與中區會合作,將理念落實於地方。
中區會:1.與總會同工,將公義與和平事工推至地方教會與社區。
2.對於地區性特殊議題及關懷對象亦可請總會一起參與,推動政策及制度上的參與和改變。

二、急難救助
國內外災害(颱風、水災、旱災、地震、飢荒、難民等)之關心及救助,並加強與國外教會相關組織之互動。
總 會:國內事工部分-- 1.鼓勵中區會在地方組織社會關懷大隊。
2.辦理各類相關訓練。
3.聯結基督教相關團體
4.成為資訊整合之平台。
國外事工部分--與普世事工委員會合作,以急難救助和社會關懷的方式,為台灣在國際社會建立更好的外交關係。
中區會:1.在地方組織社會關懷大隊。
2.平日不定時舉辦培訓。
3.將總會在普世關心上的工作與地方分享、加強地方教會的參與。

三、社群關懷與宣教
推動社群宣教、社群關懷及社群組織等事工。
總 會:1.參與及辦理探討台灣弱勢社群的各項議題及研討。
2.協助地方在社區中成立組織,實際推動關懷工作。
中區會:1.了解目前在台灣的弱勢社群狀況。
2.結合實際的關懷與宣教的工作,將服務與福音傳播給需要的人。
3.結合不同的事工部門合力推動社區內的關懷工作。
第十二篇 普世宣教策略與行動

地球村的概念已經形成,人雖然居住於世界的一個角落,卻無法自外於這個世界的發展,既受別人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別人。教會的宣教也不例外。因此如何開闊我們宣教的視野,激勵宣教的熱忱,幫助教會踏出宣教的步伐,使我們的教會能從學中做,同時也需要從做中學,來共同參與普世的宣教。
普世宣教的推動需要全體教會共同來關注,總會,中區會及地方教會可依自己的權責範圍相互配合,使普世宣教的參與成為我們教會的再發展及事工更新的一項動力。
總 會:1.收集並翻譯普世教會所關心的議題。
2.與普世教會共同關心重大議題或事件。
3.締結宣教夥伴教會關係,強化彼此的宣教合作和相互學習。
4.協助中區會締結宣教夥伴教會關係,開展實質的交流觀摩學習。
5.選送人才參與各種國際會議。
中 會:1.締結宣教夥伴教會關係,開展實質的交流觀摩學習。
2.接待來賓分享彼此宣教經驗。
3.傳遞普世教會所關心的議題給地方教會。
教 會:1.接待來賓分享彼此宣教經驗。
2.運用普世議題在講道及教育上,喚起信徒的關心。
3.鼓勵教會申請宣教師,增進雙方教會彼此的瞭解。
4.鼓勵信徒為宣教夥伴教會代禱和關心。
5.鼓勵信徒參與國內外之短宣活動。
第十三篇 原住民宣教策略與行動
--營造真善美的部落與教會--

一、 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奉獻主日
透過奉獻,營造全國教會「信仰共同體」、「生活共同體」之信仰見證;關心台灣原住民教會宣教與原住民各項權益之事工。
總 會:1.行政及資源整合,並有效運用於各中會、族群區會之事工中。
2.加強輔導及協助中會、族群區會之認同成長、委身、成長。
3.與中會、族群區會合作,將理念落實於地方。
中區會:1.推薦募款勇士,至平地教會請安報告。
2.提供相關地募款策略與諮詢。

二、 弱小教會宣教方案
加強原住民教會之宣教事工,並營造團隊事奉的宣教策略,來重拾原住民教會之成長,造福原住民的部落與社區。
總 會:1.提供宣教方案之經費。
2.辦理各類相關訓練。
3.整合全國教會之資源。
4.成為資訊整合之平台。
中區會:1.宣教方案人力之推薦。
2.宣教方案執行之考核。
3.宣教方案執行之諮詢團隊。

三、原住民都市宣教方案
防止原住民教會會友持續流失,從事都市原住民心靈的教牧關顧,並在都市繼續推動原住民文化,分享給其他族群,進而建立都市原住民各項服務之諮詢管道。
總 會:1.收集、分析,舉辦相關的研討會。
2.成為原住民教會與平地教會各項資源與資訊之平台。
中區會:1.了解目前原住民教會會友在都市之狀況。
2.實際的關懷在都市之原住民會友之生活,透過總會之平台,讓都市的教會協助關心並造就。
3.提供移居都市的教會會友一個服事的場域。
四、 建立新而獨立國家神學意涵培訓
為強化原住民教會本族、本土的國家認同與委身,培訓原住民教會牧者成為建立新而獨立國家神學意涵之師資。
總 會:1.收集並出版相關資、文集,並負責各項之行政工作。
2.舉辦研習會並邀請專業講師;串聯相關的委員會舉辦相關之活動。
中區會:1.推薦有志青年或草根工作者,協助總會於各地方推動相關活動。
2.舉辦區域性之相關活動及地方教會之本土意識教育。
3.連結地方社團、單位、公部門共同推動相關的事工。

五、 公部門/跨委員會之合作事工
為原住民之宣教及生活更為整全地之關顧與推展,公部門/跨委員會之合作也是事工推行之重點之一。
總 會:1.成為公部門/跨委員會資源、資訊整合之平台。
2.成為地方教會承接公部門/跨委員會事工方案之推薦單位。
中區會:1.動員人員出席或參與相關之活動,並落實相關之政策或事工。
2.提供各地區、族群之重要需求與事工。
3.組織相關之執行團隊或關懷小組。
第十四篇 客家宣教策略與行動

一、培育與造就
1.造就客家青年、預備全職事奉人才
面對時代的轉變,新一代的年輕人活在更多樣性的文化與需求之中,我們當思索如何面對新的實況處境,去得著這些年輕人,並帶領他們被上主所用,在新的時代開創客家宣教的新局。
總 會:1.舉辦「哈客領袖營」(寒假)--每年根據客庄青年之實際需求,以「認同、委身、成長」為方向主軸,召集有相關恩賜及專業之同工共同來主辦。
2.積極進入神學院,促成、協助「客家團契」的成立與運作,以凝聚更多神學生對客家宣教的異象與委身;並於在學期間,實際參與總會客宣之事工。
中區會:1.舉辦「哈客活力party」(暑假)---鼓勵客庄之地方教會,分區舉辦迎合青少年口味的福音性營會。
2.鼓勵並推薦優秀客庄青年投考神學院。
2.造就客家牧者
教會的成長與牧者有最直接之關連,客庄的牧者需要靈命上的更新、也需要文化認同上的更新,才能讓教會更健康地成長。
總 會:1.舉辦「客家牧家靈修會」--形塑客庄牧者有更新、合一的宣教熱忱。
2.舉辦「客家宣教策略研討會」--針對切合客庄教會宣教與發展所需的主題,做深入且務實的研討。
中區會:1.建立南北客庄牧者靈性成長團隊--面對同樣宣教處境的客庄牧者能常常一起連結、一同做信仰反省、彼此扶持與代禱。
2.舉辦「工作坊」--透過實際的演練與經驗交流分享,使該年度總會舉辦之「客家宣教策略研討會」能更趨落實於地方教會
3.造就客家信徒
總 會:1.舉辦「全國客家基督徒靈修會(大會)」--採每年總會所訂之主題為題,喚起更多的客庄信徒建立「認同客家、委身基督、成長倍加」的宣教心志。
2.發行「客宣雙月報」、製作客家相關的福音工具、客語新舊約聖經的審譯與推廣、客語新聖詩的審譯與出版、客語白話字之教材製作與師資培育。
中區會:1.共同籌備並鼓勵教會踴躍參與「全國客家基督徒靈修會(大會)」。
2.參與「客宣雙月報」之編輯與發送;積極鼓勵教會使用相關之客家福音工具;客語白話字之開班、授課、並鼓勵教會進入校園做母語教學。

二、宣教的落實
1.都會區的客宣事工
台灣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集中在西部七大都會區。其實,住在都會區的客家人往往更容易接觸福音,而客家人在都會區也容易被凝聚。因此我們將積極在都會區的教會開拓客家小組、團契、禮拜、甚至客家教會,不僅使更多都會區的客家基督徒凝聚起來,傳福音給都會區的客家人;也讓他們在信主之後能與客庄教會結合,一起把福音傳回客庄的親人。
總 會:1.舉辦「旅居都市客家基督徒聯誼餐會」。
2.在都會區教會組成「客家小組、團契」。
中區會:1.鼓勵位處都市之教會牧者,邀請教會之客籍會友參加「聯誼餐會」。
2.鼓勵位處都市之教會組成「客家小組、團契」,使其宣教更趨多元化。
2.建立夥伴教會之關係
許多客庄教會係屬弱小型的教會,人力物力資源均非常有限。因此尋覓他教會之資源,為客家教會與其建立夥伴教會之關係,使客家教會因他教會的資源而受幫助,他教會也因著學習分享而更成長。
總 會:1.尋求「要」夥伴教會。
2.擬定夥伴契約。
中區會:1.提供「被」夥伴教會。
2.落實夥伴契約。
第十五篇 青年事工策略與行動

異象:推展青年倍加運動,形塑認同、委身、成長之整全生命,使青年成為台灣與教會的盼望記號。
策略:
一、青少年事工
透過長老教會品牌營會日光少年營、青少年網路宣傳及音樂聚會等活動規劃,吸引更多青少年認識教會、認同台灣並領受新而成長的生命。
總 會:1.聯結資源,研發日光少年營會方案及訓練營會輔導與活動人才。
2.編輯與出版青少年體驗教育、生命教育等教材手冊。
3.開發網路媒體宣教、不定期更新青少年網站。
4.整合音樂人力,舉辦音樂與靈修聚會。
中區會:1.宣傳長老教會品牌營會---「日光少年營」。
2.邀請總會人力講師訓練營會輔導與活動人才。
3.運用謝緯青年營地舉辦生命探索、靈修教育、音樂聚會等活動。
教 會:1.舉辦在地特色的日光少年營會活動。
2.鼓勵青少年找朋友參加日光少年營及音樂聚會活動。
3.加強對青少年牧養工作及對長老教會信仰精神之認識。

二、大專與社青輔導培訓事工
裝備願意委身輔導工作之大專生與社會青年,並使已身為輔導者有機會再進修,重新得力協助牧長關懷青少年事工。
總 會:1.配合神學教育規劃進階、認證班輔導培訓裝備課程。
2.每年暑期籌劃舉辦全台輔導退修會。
3.提供與整合輔導事工的相關資訊。
4.舉辦領袖人才、生態工作坊等訓練方案。
中區會:1.建立中會內輔導人力資源。
2.結合同區域之教會青年開辦裝備課程。
3.鼓勵輔導工作者報名參加輔導退修會及人才訓練方案。
4.串連同區域之輔導工作者,關心區域內之國、高中校園宣教工作。

三、青年普世事工
台灣青年要積極主動讓世界認識並欣賞台灣,同時讓國內外青年了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愛與受苦並釘根本土的宣教經歷。
總 會:1.邀請國外青年來台參與我愛台灣宣教營( I Love Taiwan Mission, ILT)。
2.舉辦普世青年交流計劃(Ecumenical Youth Exchange Program, EYEP)。
3.舉辦普世人才訓練會,並推荐青年參與普世會議。
中區會:1.不定期提供普世青年人才。
2.培育青年認同台灣鄉土,並認識台灣國在國際間的情境。
教 會:1.鼓勵教會申請參與我愛台灣宣教營。
2.教導青年認識長老教會信仰精神,並鼓勵參於普世宣教工作。
第十六篇 大專事工策略與行動

一、大專夥伴教會
大專事工是以「教會」為基礎,事工經費、人力支援、場地提供、代禱支持等,都來自於「教會」。青年學子的大專生活具階段性,但他的教會生活、信仰生活是一生的。2006年全國大專院校共有163所,學生總數為120幾萬人。有這麼多的大專學生,就在我們周圍的校園中,要關懷這世代的青年人,必定要從「教會」做起。邀請教會成為「大專夥伴教會」,喚起更多教會投入、關心大專校園的宣教事工。
總 會:1.傳達、推廣「大專夥伴教會」的理念與作法。
2.參與各中區會「大專夥伴教會」事工座談會。
3.分享「大專夥伴教會」美好的合作模式和夥伴關係。
中區會:1.舉辦「大專夥伴教會」事工座談會。
2.與教會建立「大專夥伴教會」的關係。
3.定期舉行「大專夥伴教會」的牧者和同工分享座談會。

一、 長青團契義工輔導
目前長青團契契友的輔導工作,主要由全職的工作者擔任,但因各學生中心的工作者人數有限,需要有同工協助、分擔輔導的工作。首先要邀請的對象是在大專校園內的基督徒教師,再者是有團契經驗的畢業契友,以及教會牧者、願付出時間、精神的信徒。
總 會:1.收集各大專院校基督徒教師、行政人員資料。
2.彙整各中區會收集之畢業契友資料後,轉介各中區會。
3.傳達、推廣「團契義工輔導」的理念與需要。
中區會:1.收集各屆團契畢業契友通訊資料。
2.聯繫、邀請大專院校基督徒教師、行政人員擔任輔導。
3.聯繫、邀請當地團契畢業契友擔任輔導。
4.邀請教會牧者以及願付出心力的信徒擔任團契輔導。

二、 中區會大專、青年事工的連結與整合
現今我教會關懷青年的工作有中區會青年部和大專學生中心。大專學生中心是以教會為基礎、後盾專注在大專校園裡的青年宣教工作,未就讀大專院校或畢業生者,則由教會青年團契關心。近年來大專院校明顯增加,2006年大學指定考試錄取率將近90.93﹪,學校選擇性增多,加上赴外地就讀的花費較高,導致大專學生就近讀大學的比率節節升高,以2005、2006兩年來,透過新生名單調查工作,從各教會提供的新生名單中分析,可清楚看到如此的現象。台北、高雄已超過50﹪,台中、台南是40﹪,新竹、彰化、嘉義、屏東皆25﹪左右,花蓮、台東以外地學生為主。數據顯示,在大都會地區的台北、高雄,已有五成以上的青年沒離開家庭、教會,亦即大專學生中心除了校園內的宣教工作外,也不能忽略在當地教會中大專青年的需要和關懷,學生中心與教會青年團契、中區會青年部事工的連結、互動與整合,就成為急需面對的課題。
總 會:1.研發中心發表「今日青年、今日長老教會」研究方案。
2.喚起各教會正視大專青年宣教的迫切性、需要性。
3.研擬、提出大專青年宣教策略及計畫。
中區會:1.大專學生中心與中區會青年部連結成事奉團隊。
2.發展區域性大專青年宣教計畫方案。
第十七篇 婦女事工策略與行動

以信仰的力量深化婦女信仰經驗,培育女性人才,拓展婦女在教會及社會中服事與宣教之空間,使婦女更深地經驗到耶穌基督使人得自由和尊嚴的恩典;並願意與耶穌同心同工,致力消弭教會和社會中,壓迫人的不義制度、結構和意識型態。

一、靈性形成事工
1.世界公禱日禮拜
總 會:翻譯及出版禮拜手冊、策劃第一場示範禮拜(每年一月全國婦女人訓會)、收集各中區會實施成果及照片,將國家報告寄至美國紐約總部。
中區會:按照當年代禱國家之婦女文化及禮拜儀式設計來籌備禮拜,邀請各教會婦女參與禮拜,為一個國家代禱,與世界教會婦女同心祈禱。
2.小錢祈禱奉獻運動
總 會:以公文向各教會婦女團契宣導「小錢祈禱奉獻運動」之理念與實施方式。印製小錢貼紙,供各教會索取,以利事工推行。
中區會:鼓勵婦女參與「小錢祈禱奉獻運動」,收集小錢奉獻,寄至總會婦女事工。
教 會:參與祈禱運動,每年十月舉行「小錢祈禱奉獻感恩禮拜」後,將奉獻寄至中區會婦女部會計,或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3.全國婦女靈修會
總 會:規劃主題及內容(推介不同靈修傳統、敬拜和靈修操練方法),發簡章至全國各教會。
中區會:參與籌備及服事,鼓勵婦女報名參加。

二、女性人才培育事工
1.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每年一月舉辦)
總 會:規劃與宣教方向或婦女權益相關之內容、總中會婦女事工之傳承。
中區會:中會派六名、區會派三名(含新舊部長)參加。
2.女性人才培訓事工
總 會:提供課程或講師之資訊。
中區會:舉辦人才培訓事工。
3.不定期舉辦婦女議題或神學研討會
總 會:規劃主題及內容。
中區會:報名或派員參加。
4.女宣雜誌
總 會:規劃、編輯並推廣女宣雜誌,讓她成為婦女信仰成長的好幫手。
中區會:提供婦女事工內容及消息報導,協助婦女訂閱並善用女宣雜誌。
第十八篇 松年事工策略與行動

一、提出「PCT社區老人關懷事工計畫」
面對高齡化及少子化社會迅速的轉變,針對老人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以及政府所編定之相關福利方案…,我們將提出「PCT社區老人關懷事工指引」,以「說明會」(倡導、呼籲)、與「研習會」(協助實際去落實)二階段來舉辦。期待讓更多的教會不僅更深入關懷松年事工,也讓教會開始利用現有教會內的松年人力資源去從事社區老人所需要的活動、服務與關懷。
總 會:1.組織並召開「松年諮詢小組」會議,提出務實的宣教議題、策略。
2.分區舉辦「PCT社區老人關懷事工「說明會」、「研習會」。
3.提供專業之諮詢與輔導。
4.與基督教福利會合作,規劃老人志工訓練之內容、課程與實施制度。
中區會:1.以中區委會或松年部發函鼓勵教會積極投入和參與。
2.由中區會財團法人或另行成立協會,做為申請公經費及業務經辦之窗口。
3.定期舉辦「工作坊」,互相交流與經驗分享,並找出更多區域內其他有關的老人議題與宣教的可能性。
4.定期舉辦志工訓練,並鼓勵教會規劃相關志工服務之項目。

二、強化各中區會松年部
總 會:1.舉辦「全國中區會松年幹部大會」。針對各松年部「對內」(團契數的拓展與團契事工的發展)與「對外」(社區宣教與服務的參與和關懷),邀請經驗豐富、學有專精的講員來做專講,以凝聚異象、喚起松年的使命。
2.舉辦「新舊部長懇談會」。將各中區會松年部舊年度的事工成果與新年度的事工計畫匯集起來,大家彼此分享、互相學習。並於會中提出總會松年新年度的事工方向與計畫,祈使各中區會松年部一同來參與。
3.排定行程至各中區會松年部進行訪視,瞭解各松年部之特色(事工計畫、成果與困境),並適時予以協助、或資源之連結與分享。
中區會:1.積極輔助松年部之事工計畫與運作。
2.鼓勵尚未有松年團契之教會成立松年團契。
3.規劃更多松年可從事之開創性活動與社群服務事工。
三、「松年之光」的編輯與發行
以「月報」(每月一期)方式發行。透過此刊物之發行,讓松年不僅得到更多自我的認同、瞭解與關懷,也將松年的十年宣教使命--「認同社群、委身基督、成長松年」更趨落實。
總 會:1.籌組編輯小組,審定各期內容之、負責刊物發行、推廣相關之事工。
2.刊物內容之規劃,每期介紹、報導--「一個松年部」、「一個與松年切身相關之主題」、「人物專訪」、「活動花絮」、「創意松年團契」、「事工短波站」、「其他---見證分享、文章小品、或書法、美術等等作品」。
中區會:1.經費支持--以「積極鼓勵奉獻、力邀廣告廠商」來支持刊物之經費。
2.鼓勵各教會松年投稿,並提供活動消息、與人物專訪對象。
3.推廣、統計並寄發刊物至各松年團契。
第十九篇 族群母語推行策略與行動

一、語言與認同有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關係。呼籲全台教會信徒,不分族群,共
同落實體現推展語言生活化、家庭化、學校化與社會化之目標,進而分享台灣
多元豐富的語言文化。
總 會:1.協助各族群母語與詩歌教材之編輯與出版工作。
2.支援各族群語言之聖經翻譯與推廣事工。
中區會:1.編輯各族群母語教材,作學校與主日學校教師的母語教學輔助教 材。
2.收集記錄各族群傳統神話故事與部落教育或教學語言。
3.翻譯或修訂閩南語(poj)與原住民族語聖經。

二、台灣具有獨特多元族群語言文化的條件,需要永續保存族群文化多樣之特色,
運用上帝所創造特殊的語言與傳統文化作為敬拜讚美上帝的素材。
總 會:1.鼓勵有心擔任與推展母語之種子教師,參加白話字〔分級〕培訓。協助與中區會派代表參加培訓班或舉辦語文培訓課程。
2.協助與支援神學院與教會〔社區〕大學開設族群母語〔教羅POJ〕課程。
3.長程目標:提升對台灣語言文化的認知,透過多元媒體展現族群語言的重要與魅力。建置師資人才庫與語言能力考試題庫。
中區會:1.編輯與出版各族群母語教學輔助教學教材,以及主日學詩歌教材。
2.教會與社區開班白話字與語文教學課程。

三、2008年總會原住民年事工
總 會:1.出版各族群語言聖經、詩歌與翻譯宣教重要文獻。
2.收集原住民族語的傳統神話故事與詩歌。
3.建置數位典藏〔網路〕各族群歷史語言文化語彙。
中區會:1.推薦專業人才協助收集語文與翻譯相關事工。
2.蒐集教會早期使用不同語文之經典與詩歌,以及議事錄。

第廿篇 傳福會、平安基金會策略與行動

一、落實關懷牧師、傳道師夫婦
總 會:1.在職牧者生日祝賀,退休牧者夫婦生日禮金及三節禮金。
2.重病、貧苦、住院牧者夫婦之探視慰問、關懷與代禱。
3.傳愛志工主動電話巡訪在職牧會中及退休牧者夫婦。
4.結合總、中會力量,制定方案關懷未任職牧者。
5.舉辦牧會EQ研習營,邀請退休牧者夫婦等分享牧會經驗。
6.協助辦理相關之保險理賠、生活補助申請,同時提供牧者諮詢服務,協助牧會生涯與理財規劃以及退休後善用個人福利金。
7.研究發展在職及退休牧者有關之各項福利事工。
中區會:1.主動即時向傳福會提報牧者夫婦住院訊息及協助保險理賠申請。
2.透過中區會資源、牧傳會等追蹤關懷、慰問重病或遇急難陷困之牧者夫婦。
3.主動持續關懷因重病無法牧會之牧者並視實際需要依規定程序向傳福會提出生活補助或退休申請。
4.確實掌握未任職牧者動向,主動協助待聘牧者任職。
5.研議牧者福利之提昇;鼓勵牧者積極參與傳福會之事工活動。
6.邀請傳福副委員參與牧者福利相關之活動與聚會,關懷牧家。

二、補齊並建立完整傳教師(含教會)人事資料檔
總 會:1.全面清查、核對總會傳教師(含教會)人事資料庫資料。
2.缺牧者基本資料或派任、封立、就任、異動資料不全者通知所屬中區會、教會、機構與牧者補證明文件資料。
3.每年三月函請各神學院填報當年度新畢業之傳道師基本資料卡。
4.每年四、十月函請各中區會填報所屬傳教師各項異動資料。
5.每年五至八月請退休牧者繳交戶口謄本或提報教會聚會證明。
6.對照一覽表之編輯資料,對於教會設立、堂、支會之轉變,取得中區會書面資料,建立正確之歷史檔案。
7.閱覽公報或中區會、教會相關刊物,收集牧者異動信息進行資料查核並通知相關中區會、教會、機構補證明以資更新資料。
8.研發修改總會資料庫之程式,使其更具彈性並擴展使用機能
中區會:1.於總會網站人事資料庫查核中區會所屬傳教師資料是否齊全,主
動補齊或要求該牧者、教會提供證明並函知傳福會更新資料。
2.接傳委會新傳道師派任書後,回報傳委會到任書;且以副本及謝禮證明等資料交傳福會以為傳道師夫婦投保團體保險等。
3.辦理傳道師派任,牧師封立、就任、異動、請假、停職、離職、免職、復職或戒規時,應即報備總會傳道委員會及函知傳福會。
4.積極主動通知傳福會所屬教會相關動態(增設/關閉、升/降格為堂/支會、更改教會名稱、地址、電話或電子信箱等資料)。
5.遇中會內屬下教會聘請退休牧師協助教會事工時,應予關懷並將其協助期限及支領謝禮情形函報傳福會。

三、全面催繳前欠傳福負擔金,以確保牧者權益
總 會:1.全面重新核對傳福負擔金自1993年起有前欠之資料。
2.為各中區會長執、財務同工舉辦傳福制度說明會。
3.函知中區會督促及協助有積欠之教會補繳;每年二、五、八、十一月函知各中區委會尚有前欠未清之教會資料。
4.寄發牧者對帳單,附加個人缺繳資料及檢視說明。
5.與牧者相關之各委員會研習會配搭,極力催促教會及牧者補繳。
6.透過中區會總幹事、副委員及中區委會、牧傳會之定期會議,對教會及牧者作個別催繳。
7.鼓勵積欠金額大且經濟能力較弱之單位申請分期按月補繳。
中區會:1.主動向傳福會查詢當期欠繳之教會、牧者,關懷並督促教會繳交。
2.適時調整中區會謝禮最低標準,以符合所屬教會及牧者需求。
3.聘派新牧時,確實向傳福會查詢繳相關教會傳福負擔金繳交情形,及前帳之善處,以保障聘派牧者之權益。
4.召集相關教會研議方案、尋求金援並協助補繳前欠之傳福負擔金。
5.籲請各教會財務同工應妥善保管相關收據及匯款證明,參與傳福事工說明會以熟悉負擔金之計算方法與繳交方式。

四、鼓勵牧師、傳道師作身體健康檢查
總 會:1.提供40歲以上(以下)牧者每年(每兩年)一次免費健康檢查。
2.每年三月、九月公佈已完成健檢名單,請傳福副委員就近協助催促牧者參加健檢;另由傳福會傳愛志工以電話提醒牧者健康檢查。
3.透過「愛牧之友」募捐專款,補助退休年長牧者夫婦作健康檢查。
4.檢視醫院提報檢查報告(保密)並關懷需持續診治之牧者。
5.訂定強制性健康檢查之相關規定。
6.每年總會年會時,安排附近教會醫院提供牧者健檢服務。
中區會:1.督促教會準時足額繳交負擔金,以保障牧者保險、健檢之福利。
2.重視牧者身體健康,將牧師健康檢查列為計劃事工項目,並委請牧傳會分區、分組安排牧者前往相關醫院健康檢查。
3.退休牧者由各區退傳會會長負責敦促、安排健檢事宜。

五、推廣「愛牧之友」募捐活動
總 會:1.推廣「愛牧之友」募捐活動成立愛牧基金,目標為1,000萬元。
2.專款專用於關顧重病及遭急難陷困之在職與退休牧者。採不定期勸募,喚起教會信徒用愛與行動來關懷在職與退休牧者及牧家。
3.補助退休年長牧者健康檢查部分費用。
4.愛牧之友類別:
(1)平安愛牧之友:每月捐獻 100元(或每年1,000元)以上者。
(2)喜樂愛牧之友:每月捐獻 500元(或每年5,000元)以上者。
(3)恩慈愛牧之友:每月捐獻1,000元(或每年10,000元)以上者。
(4)恆久愛牧之友:每年捐獻50,000元以上者。
5.捐款方式:
(1)透過中區會、教會轉寄平安基金會為「愛牧之友」專款。
(2)郵政劃撥:18589295財團法人平安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3)銀行匯款:聯邦銀行公館分行,戶名:財團法人平安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帳號:024500012842。
(4)信用卡捐款以及網路捐款。
6.捐款文宣置於總會網站上;此外,總、中區會、各種研習會之會議手冊中,亦請置入相關文宣與捐獻劃撥單。
7.製作募款海報,寄發各中區會、教會、本宗醫院。
中區會:1.主動於之各種會議手冊中,置入捐款文宣與捐獻劃撥單。
2.請所屬教會於會員大會手冊中,置入捐款文宣與捐獻劃撥單。

六、舉辦牧師、傳道師「預防教會內部衝突及衝突解決」之訓練
總 會:1.與傳道委員會、牧傳會共同定期、分區為牧者舉辦相關之研習會。
2.於董理事職前訓練會中加入相關議題。
3.於教會公報等撰文說明,增進教會界關心與參與。
中區會:主動為牧者、長執舉辦相關之研習會,並於訓練會中加入相關議題。

七、關懷無牧教會及未受聘牧者
總 會:1.將無牧者教會依聚會人數、經常費收入額區分不同級數及登錄教會聯絡人供待聘中牧者參考。
2.將未任職牧者之牧會年資、能力、語言、專長等等資料供教會查詢(任職中想異動,但要求保密者,不對外公開)。
3.提供教會聘請牧者需求之登記與協助牧者尋找牧會職場之服務。
4.提供牧者訓練、再進修等方案,協助牧者更新牧會異象與技能。
中區會:1.調查教會聘牧意願並協助排除困境。
2.將教會與牧者心聲反映知會總會協助善處。
3.主動積極安排牧者短期服事,增進教會與牧者之互動。
第廿一篇 宣教基金會策略與行動

一、歸零運動
教會(或團契)的年度經常費結餘,予以「歸零」,提撥出來幫助其它經常費(或事工費)不足的教會。這是分享,也是挑戰。
總 會:1.報導有此經驗的教會,分享其「施與受」雙方教會均得到成長的案例。
2.收集偏遠、受忽略地區的教會之需要,提供跨中會之教會得到適當的訊息,分享支持最需要的地方。
中區會:1.由中委會結合傳道部等部會,舉辦「歸零運動宣教事工研討會」,讓中區會裡的教會彼此有更緊密的信仰連結與事工互助。
2.與總會聯繫,了解跨中會弱小教會之需要。
3.鼓勵地方教會從經常費結餘的30%或50%開始做起。

二、凱旋方案
歐美教會之信徒或人民,常常在有生之年參與關懷、賑濟、教育之捐獻。在安息、生命凱旋回天家之前,也有預立遺囑,將遺產捐贈給社會服務機構或教育機構。台灣教會的信徒應該為社會建立遺產捐贈的模範,以回應上帝對我們成為忠心管家之期待。
總 會:1.以「宣教基金會」作為平台,提供遺產捐贈之相關法律服務。
2.彙集信徒或社會人士之動產、不動產遺贈,捐助給宣教事工機構或社服單位。
中區會:1.與總會合作,舉辦「當我凱旋的時候」之研討會,宣導「生命分享」、「忠心管家」、「遺產捐贈的意義」之信念。
2.與總會配合,提出宣教事工方案,以激勵信徒預立遺囑,捐贈財產,在身後仍能參與福音事工。



第二十二篇 宣教的未來展望

宣教白皮書的規劃旨在落實教會宣教政策時,能回應台灣社會的變遷與現況,並兼顧教會的需求與資源開發,期能推動各項事工與達成目標,建構永續發展的宣教。因此,宣教白皮書的規劃是總會整体宣教政策的一環,也是各中、區會,乃至各教會規劃長期事工的參考與指標。當然,每隔一段時間,或教會與社會發生丕變時,宣教政策與行動需要不斷地重新加以檢驗、檢討與修正。
「認同、委身、成長」是我們未來十年宣教的核心理念,除了上述第三部份(第八篇至第廿篇)各事工委員會提出整體性的宣教策略與行動方向外,也有另外出版當年的「事工說明書」詳細解說每年的事工計畫與方案。我們期許未來的宣教策略能更加落實於下列三個面向,有效整合資源,並且e化行政與資訊的流通:

一、強化中會功能
落實中會中心主義,繼續推動中會設立總幹事(團隊),貫徹總、中、區會宣教政策,探討並規劃中、區會內短、中、長程事工計畫,聯合區域內教會資源推動策略聯盟宣教方案。

二、區域策略聯盟
總會所屬的教育機構與醫療機構不但培育了不少人才,並充分發揮教會對痛苦病人在精神與肉體方面的全人關懷。今後不論在各委員會事工、教育資源或醫療資源,乃致各中區會間,仍需要加強建構區域性策略聯盟,促進機構間人力、物力、資源分享、互補與整合各項宣教、醫療、教育與社會服務事工。

三、網路宣教契機
「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台灣目前最重要的資訊來源、溝通與交換媒體。(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的數據指出,至2005年上半年止,台灣地區寬頻上網使用率,單以晚上七點到十二點為定點調查,依人口比例,台灣12歲以上民眾有54.70%(1,054 萬人)使用寬頻,而總體上網率更高達64.42%(1,466 萬人)。
因應e化時代的來臨,加強事務所內部的有效管理功能與網路宣教的定位,總會因而獨立與擴編資訊中心,以利電腦化提升內部效率,積極推動網路宣教,弭平教會數位落差,建立郵件雙向寄送服務,提升資訊能力。
[1] 2005年資料尚未統計完成,先採預估數,請勿直接引用該年度數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